当前位置

江华五旬男子打工十年攒八万 回村修起便民桥

\

图为朱前意站在新桥上格外的舒畅。

  初夏的江华瑶寨,和风习习,喜气扑面!

  6月1日上午,记者一行跟随江华瑶族自治县森林公安局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林,来到了该县地处偏远的蔚竹口乡冷水村朱家组,数百村民相聚在这里,庆祝村里新修的便民桥通车,脸上笑盈盈、心里乐陶陶。

  一座崭新跨度14米,宽3.5米,能过各种农用车和小车的水泥桥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修桥的主人名叫朱前意,今年50出头,站在新桥上,脸上露出满意幸福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冷水村有14个村民小组,全村368户1588人,有贫困户200户759人,几乎没有村集体收入,是江华县有名的贫困村,2016年杨林带领扶贫工作队进驻了冷水村。

  “是什么原因让你拿出多年打工的全部积蓄,准备改建自家破旧房子的钱来修建村里的便民桥?”记者好奇地问朱前意。

  朱前意介绍道,他们冷水村朱家组以前小河上有一座破旧的木桥,车不能过,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自己和村民多年来都渴望修建一座能通车的水泥便民桥,去年打工回村后,与妻子潘勤英商量,把家里积蓄的8万多元钱拿出来,修建了村里的这座桥。

  朱前意一家6口人,上有年近80,体弱多病的父母亲,下有两个20出头的女儿,大的在外打工,小的在道县读幼师,家境一般。2016年前,朱前意与爱人潘勤英一直在广东打工。老实巴交的朱前意夫妻俩,由于文化不高,主要靠做苦力挣钱,打工10多年,除去家用,积攒了8万多元钱,春节回家准备改建一下自家1985年修建的黄土冲墙房。

  来到朱前意的房前,只见一座历经30多年的黄土冲墙房,房屋到处透风漏雨,房子的椽条、板壁也早已腐朽不堪,朱前意一家6口都住在这座危房里。

  杨林向记者透露:“朱前意夫妻俩虽然是普通农民,但思想境界高尚,令人敬佩。”去年,当朱前意夫妻正准备改建这座风雨飘摇的旧房时,他俩看到村里破旧的木桥,村民几百双渴望新桥的眼睛时,夫妻俩毅然决定,拿出全部积蓄修建新桥。

  说干就干,朱前意两口子从去年上半年开始便一心一意谋划建桥的事。从去年8月开始,着手实施建桥。夫妻俩请人先用钩机清理河底,然后买回20多吨水泥,从30多公里的濠江拉回10余车沙子,花1.5万元买回建桥所需的各种钢材。

  冷水村村主任邓明正告诉记者,在建桥的过程中,村两委号召村民义务出工出劳帮助朱前意建桥,村民纷纷前来参加义务劳动,拌浆的拌浆,抽水的抽水,装模的装模,大伙干得热火朝天。而潘勤英,每天安排4桌饭菜招待投劳的村民。主体工程建好后,花去了朱前意全部的积蓄,还差1万多元资金搞大桥附属设施建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林积极想办法向上争取到1万多元资金。到今年5月底,这座耗时近一年的水泥便民桥终于竣工通车了。

  朱前意夫妻俩“打工十年攒八万,回村修起便民桥”的善举,谱写了一曲高昂的奉献曲,令人崇敬,让人赞叹。(永州日报记者 柏俊林 通讯员 郑万生)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