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冷水滩区抗洪救灾纪实

  这是一个难忘的七月。曾经温婉可亲的湘江浊浪翻腾,大片田地和村落成为“泽国”,冷水滩区近两万人被迫转移……

  这是一个感动的七月。洪水来袭时,党员干部喊破嗓子,挨家挨户转移群众,排查险情,昼夜未眠,成为抗洪救灾的生力军……

  这是一个不屈的七月。一抹抹鲜艳的“橘红”和满身泥浆的“迷彩”交相辉映,在暴风骤雨和波涛浪尖中续写军民鱼水情深……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7月1日开始的罕见大洪水导致冷水滩区15.75万人受灾,168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27013.3万元。危难之际,冷水滩区党委政府、部队官兵、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在风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了一份感天动地的抗洪救灾答卷。

  扛起责任的担当

  历史将牢记2017年的冷水滩区7月。

  特大暴雨袭击永州,作为中心城区的冷水滩灾情之重前所未有——即使历史的时针回拨到1976年,那场刻骨铭心的特大洪灾,相较此次灾情仍逊色不少。

  巨大的破坏能量在一次强降雨过程中孕育,湘江干流冷水滩水文站水位从7月1日11时起快速上涨,22时水位开始超警戒水位,7月2日22时24分出现洪峰水位100.01米,超警戒水位5.01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6米……

  持续强降雨,冷水滩区秀美山川河流连遭重创:江河暴涨,山体滑坡,路塌、房毁,在宋家洲、蔡市镇岐山头村、伍家院社区等地,民房被围困水中,几近孤岛,灾情告急……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斗法的战役。生命至上的防汛理念,汇聚成万众一心的抗洪行动。

  冷水滩区委书记何冲龙,区委副书记、区长桂砺锋,靠前指挥,靠前调度、身先士卒。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奔赴抗洪救灾一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及时疏散受危群众,帮助群众转移财产,打响了一场抗洪救灾的特殊战斗。

  及时启动区级防汛应急Ⅰ级响应,党员干部一律取消周末和休假,受灾的区域学校一律停课、矿区一律停产、船舶一律停航、工地一律停工、景点一律关闭,病险水库、地质灾害点也一律有人值守、备勤。

  及时协调驻地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开展救援,紧急组织群众撤离;城管、交警、供电、供水等部门,组织力量及时排除内涝,疏导交通,抢修线路;国土、气象水文部门加强信息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决策;民政部门紧急调运并发放救灾物资到受灾街道乡镇……

  积极妥善安置灾区群众,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所、有医疗保障。目前,分散安置人数16385人,集中安置人数2268人,采取临时住宾馆的方式安置人数852人。

  面对如此大范围、来势凶猛的暴雨洪灾,全区没有垮一塘一库一坝,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是大幸,更是经验。有条不紊的指挥,科学而高效的施救方案,冷水滩区为避灾、救灾赢得先机。

  挺起坚强的脊梁

  波谷浪尖上,驻地部队、公安、武警、消防官兵,就是一座座冲不垮的堡垒,他们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愧是最可爱、最可敬、最可信的人。

  解放军来了。7月1日晚,肖家园办事处的通化街、白竹亭两个社区30多幢居民楼被洪水围困,永州军分区官兵们分成6组,奋战至次日凌晨3时,将全部群众转移后,官兵们才吃上晚饭。

  消防官兵来了。7月1日13时07分,虎岩公园金叶小区内,洪水瞬间疯涨至两米高。冷水滩中队出动2台消防车14名官兵赶赴救援,共搜救被困群众100多人,疏散群众300多人。

  武警来了。7月2日,宋家洲成为一座孤岛,接到救援信息后,永州武警官兵58名、冷水滩民兵应急分队20余人携带冲锋舟前往救援,火速转移受灾群众300余名。

  公安民警来了。7月2日下午2时,冷水滩雅阁酒店后两个居民小区内涝,60多名群众被困屋内,且大多为老人和小孩。凤凰园派出所立即前往救援,民警们肩扛背驮,将受困群众全部转移救出。

  咆哮洪水中,一个个党支部就是冲不垮的堡垒;肆虐暴雨中,一名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旗帜。

  7月1日,暴雨再次来袭,上岭桥镇沿河村88岁的刘正秀家的房屋随时可能倒塌,却死活不肯搬走。村支书钱华柏果断背起老奶奶就往外跑,才跑十来米,身后的房子“轰”的一声倒塌了。两天三夜没合眼,钱华柏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群众267人,嗓子喊哑了,长期浸泡水中皮肤又痛又痒。大家劝他休息一下,他摆摆手说,“我是共产党员,肯定得冲锋在前。”

  “大家都撤了,您若不撤离,我就陪着您!”牛角坝镇党委书记周海军耐心地做最后一名群众的思想工作。7月1日,冷水滩区牛角坝镇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牛角坝镇竹溪村柳沙州组受灾最为严重,被淹最大水深达1.5米,40多名群众被困。该镇党委组织人员及时展开救援。当天中午,数十名镇村干部紧急赶往柳沙州组,到下午三点左右,30余名群众被成功救出,还有部分群众不愿意离开,该镇党委书记周海军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截至当日下午五点,柳沙州组被困的最后一名群众艾向安被成功救出。

  传递温暖的力量

  洪水无情人有情。一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市民、小职员、生意人,慷慨地向灾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平凡的举动,真挚的情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7月1日至3日, 唐新林、唐满园兄弟整整两天三夜没有合眼, 他们驾驶着灵活轻巧的渔船,协助消防官兵在伍家院社区低洼区救出被困群众300余人,抢救落水溺水群众6人,帮助群众转移物资40船。

  “洪灾面前,我们都是一家人,只要有一丝力气在,我们这条渔船就得继续救人。”唐氏兄弟自幼在江边长大,靠着一身好水性救过不少人。看到江水涌上堤岸,淹没不少房屋,兄弟俩二话没说,就赶紧开着自家的渔船来到受灾严重的杨家巷,和消防战士挨家挨户搜救,帮助群众紧急撤离。

  家住杨家桥街道办事处新建街的付桂萍,7月2日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和儿子被洪水困在家中。付女士心里一急,血压就上来了,慌乱中发微信向朋友圈求援。

  明星幼儿园的负责人谢玲华看见微信后,立即带了两个工人赶来,却因水深无法靠近,只得转身向社区寻求帮助。杨家桥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唐世铁得知后,迅速带着人员开着冲锋舟赶来救援,将付女士和儿子安全转移出去。“如果没有他们的营救,后果不堪设想。”付女士全家真心感谢这些好心人!

  在抗洪救灾现场,还出现了一支来自郴州的民兵分队。7月3日凌晨,8名民兵携带2艘冲锋舟,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将油榨头社区水淹区群众成功救出,展现了地不分南北,兄弟市州守望相助的深厚情意。

  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乌云消散,洪水退去。

  “要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用好政策,组织干部下基层、发动群众积极自救,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冷水滩区立即吹响灾后重建“集结号”,7000余名干部、2400余名民兵、800余名武警奔赴灾后重建第一线,把恢复生产、救灾补损列为当前的中心任务。

  洪水退到哪里,维修人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经国网永州供电公司四个日夜的抢修,7月5日下午2点,冷水滩城区受损的19条线、334个台区路已全部恢复供电,5万多居民生活用电重新恢复正常。

  区水利局共维修供水管网8.6余公里,清理取水坝淤泥及垃圾3000余方,维修取水机泵8台。7月5日,冷水滩区所有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已基本恢复供水。

  交通部门奔赴全区10个乡镇,对境内主干线公路水毁修复,对小桥涵损毁、路基冲刷淘空、路面板悬空和路基冲毁的地段填平恢复通车。

  2100余名干部职工、环卫工人全员上路,36台车全部出动,对退水后市区道路上的积水、淤泥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淤泥垃圾杂物共3000余吨。卫计部门派出64名技术员,分八个区进行消毒,确保清洗到哪里,消毒到哪里,实现清扫清运、饮用水源防疫、防疫知识宣传、被淹住房防疫、退水区域防疫等5个全覆盖,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自来水来了,灯亮了,路通了,阳光照进了灾区群众的心头。

  “遭这么大的灾,我们不担心,是因为心里有靠山,政府不会让我们饿着。”灾民们说。民政部门下拨200万救灾资金,发放床单被罩4000床、饮用水2000余件、面包等食品10万余元,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与此同时,区农业委组织农业救灾补损技术队伍,奔赴受灾乡镇,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减轻灾害损失。

  “生活要继续,只要自立自强,早日恢复生产,就能过上原来幸福的生活。”在曲河街道马路街社区,街道、社区干部和农民群众冒着火热的太阳,将被水淹的1000多亩水稻扶正。记者所到之处,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展开生产自救,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老人们说,洪水过后,家园仍在,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屈的冷水滩人民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灾后更比灾前强!永州日报记者 严万达 通讯员 杨骥 周吉锋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