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愿成为残疾人的拐杖”

  人们常用“感同身受”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怀,但大家也知道再深的感触,总也无法超越相同遭遇后的体会。沈力,年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功能重度障碍,成为肢体贰级残疾人,却通过不懈努力成为新田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用他自身的奋斗历程和同是残疾人的贴心体会服务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600多人次,帮助200多名残疾人找到工作或成功创业,帮助残疾人实现自食其力这一最迫切的希望,成为新田广大残疾人的贴心人。2016年,他荣获 “十二五”全国残疾人先进个人。

  恪尽职守闪耀生命之光

  2004年,沈力从湖南大学衡阳分校毕业后来到新田县残联工作,从2008年至今,他一直担任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所长。“上天不幸让我成为残疾人,现在又给我为残疾人服务的机会,我要加倍珍惜。”出于感恩,沈力拼命工作着。

  2008年底,全省第二代残疾人证换证工作全面开展,本身就是残疾人的沈力深知这本证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了能及时给残疾人换上新证,刚刚上任的沈力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认真学习新的办证系统,调试制证设备。作为肢体不便的残疾人,沈力依然走村入户,跑遍全县19个乡镇、379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为重度残疾人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换来了残疾人朋友的内心感动。为了加快办证速度,他还建议县残联领导在农村集镇赶集时现场办证,这一做法很快在全市推广。

  真情服务发现快乐之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愿意成为残疾人手中的拐杖,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成家立业。”谈起残疾人的创业就业成功时,沈力满脸欣慰,虽苦犹乐。

  新田县金盆圩乡肢残人刘泽辉,通过培训掌握了生猪养殖技能,每年出栏200多头,收入可观。聋哑人因交流困难是残疾人中谋生最难的群体之一,沈力不仅组织他们在本县一些企业打工,还组织20多名听力残疾人到福建厦门等地企业打工。聋哑孤儿谢兴平多次就业不成功,2012年,沈力通过网络与厦门一家残疾人就业中心联系,送他去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还在打工期间结织了吉首市的一名女哑人,双方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重要的是与他们成为心心相连的朋友,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点亮他们心中自强不息之火。”这是沈力常说的话,更是他的服务指南。重度残疾人周火亮15岁跟着父亲学剪裁,曾任县服装厂厂长、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然而,在企业改制中,他的档案遗失了,因此成了“上访专业户”。沈力经常找他谈心,两人渐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沈力借机开导他:“有志气有作为的人不必在乎什么身份,与其花时间去上访,不如脚踏实地创业。” 一席话说得周火亮意气风发,沈力还先后5次自费到云南等地考察,为他引进了云耳栽培项目,又帮助他找基地、招工人、借贷款,周火亮的南有新田菌业有限公司生意日益红火,2012年还申请为省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用跛脚,踏平坎坷;用拐杖,支撑意志;用摩托车,丈量征途。十三年如一日,沈力以双拐为支点,铸就自强不息的人生精彩;用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永州日报记者 唐斌)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