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田县有对“扶贫父子兵”

  红网新田县分站8月11日讯(记者 唐人杰 通讯员 唐柏佑)“打虎亲兄弟,扶贫父子兵。”8月10日,记者在新田县扶贫办采访时,听大家说了这么一句话,指的是战斗在扶贫攻坚战役中的陈陶华、陈廷父子俩。

  父亲陈陶华,新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驻龙泉镇石古湾村扶贫工作队领导;儿子陈廷,永州市选调生,自愿向市委组织部申请到最远、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年被分配到金盆镇青山坪村任村支书助理。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比拼,相互促进,开展了一场场积极向上的扶贫比赛。

陈陶华(右一)与队员一起研究扶贫工作。

  第一局

  父子都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有着共同的语言,在工作上闪烁着共同的火花。但他们一个是后盾单位领导,一个是支书助理,在工作上又有所不同,自然也就免不了思想上的冲突。

  饭桌上,陈廷向父亲反映了一个问题:“进村入户填表格,这本是后盾单位的事,为什么要驻村干部来填?”

  陈陶华解释:“扶贫的主体在镇政府,后盾单位只是协助。”

  陈廷的看法恰恰相反:“扶贫主体是后盾单位,镇政府驻村人员才是协助。而且县里有明确规定,进村入户、填表格、订计划都是后盾单位的事。”

  “我就是后盾单位领导,这样一大把年纪了,一看见那些表格脑壳都在晕,你叫我怎么填?”陈陶华据理力争,“再说驻村干部对村里的情况熟悉,填起表来得心应手,当然就得由你们来填。”

  “我们驻村干部有驻村干部的工作。”陈廷争辩,“镇里的工作,迎来送往工作,扶贫攻坚计划,农田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里的远景规划等等,一大摊事忙都忙不过来。”

  “你不是要求进步吗?多做点事就苦死你了?”

  “正因为我要求进步,做事才要按规矩。”

  “规矩规矩,就你懂规矩,老子工作了这样多年,还不如你懂规矩?就算是后盾单位的事,你也应该协助他们将事情做好!年轻人,就是要多做点事!”

  陈陶华不愧当领导干部的,居高临下教训儿子。陈廷很委屈,但还是去做了,不但将青山坪进村入户情况调查、脱贫计划、分户到人的表格填好了,而且协助父亲填好了各种表格。陈廷还到县检察院当教师,手把手地教扶贫工作队员如何按上面的要求进村入户,填好表格。

  第一局父亲陈陶华胜,一比零。

  第二局

  从填表到入户问题上,父子俩碰撞出第二轮火花。

  “时间这么紧,要求这样高,我们后盾单位只要把表格填好,单位拿点钱出来资助那些贫困户就完事了。”陈陶华这样认为。大部分后盾单位的想法也是如此。于是,工作队员驻进村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填表填表再填表,有的甚至不顾实际,想当然地填。

  “这样绝对不行。扶贫的目的是让那些贫困户真正摆脱贫困。”陈廷指出父亲的错误,“不能流于形式,要扎扎实实地走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各个家庭的致贫原因,晓得他们的所需所想,对症下药,因户施策,一户一策,这样才能真正地帮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我们哪有那样多时间?”

  “你不是教我要沉下心来做事,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吗?如果不按实际,不了解老百姓的的疾苦,你填的表再好也没有用,也过不了关。”陈廷的话让陈陶华沉默了。

陈廷(右一)与贫困户一起查看水稻长势。

  陈陶华当初着实帮了儿子一把。陈廷刚开始时无从下手,青山坪村的惠农贷款老是落实不下去,父亲就教了他一个绝招,就是不厌其烦地登门,用群众语言向群众宣传,取得群众的信任。父亲还亲自带他下村入户,到群众家中做客,融洽感情,了解实情,并以乡干部的名义担保。果然,这死缠滥打的方法很有效,陈廷得到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陈廷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使全村的面貌有了一个大的改观,该村的扶贫攻坚工作得到了永州市市长易佳良的肯定。

  儿子说得对,到底是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陈陶华觉得自己不能再翻老黄历了,要虚心学习,吃深吃透上面的精神,事情融会贯通才能。他接受了儿子的意见,带领工作队员沉到群众中去,一个一个贫困户地逐一排查走访,了解实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县里交办的扶贫攻坚工作任务。

  第二局儿子陈廷胜,一比一平。

  第三局

  今年,陈陶华父子订出了扶贫比赛计划,就是看谁的村先脱贫,看谁的村工作走进全县的先进行列。

  他们制定了统一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就是“扶贫先扶志”。所谓“先扶志”,就是金钱的扶持是暂时的,只有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才能主动地、自觉地走脱贫致富之路,才能真正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如何贴近群众,陈廷向父亲请教。如何完善计划,陈陶华向儿子询问。有商有量,配合默契,两村的工作均步入了扶贫攻坚的快车道。

  石古湾村有521户1847人,贫困户121户432人,2017年结对扶贫55户198人,每个政法干警需要联系四、五户。陈陶华与队员们根据每户情况制订了帮扶计划和措施,一是解决了惠农贷款扶助;二是实施雨露计划,88个贫困户在校学生得到了贫困助学补助;三是进行产业扶贫,共有产业扶贫户20户,其中药材种植8户、养殖生猪4户、菜牛养殖2户,同时开展技能培训20人。养猪大户王红平,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被送到职业中专学习养殖技术,为扩大养殖规模打下了基础。

  青山坪村有1106人,贫困人口54户216人,产业扶持10户。水稻种植大户骆忠华苦于无资金无技术,在陈廷的联系下得到产业扶持资金1000元,并被安排到县里培训,今年种植水稻40多亩,长势喜人。贫困户骆柏顺以前只耕种几亩薄田,收入甚微,陈廷和工作组帮他订出了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安排他到省里参加养殖培训。他想办一个家兔养殖场,陈廷他们和后盾单位一起,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为他解决了部份资金。如今他承包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场地,盖起了两层兔棚,每年可出栏肉兔1200只。全村今年预计能脱贫25户94人。

  第三局,父子俩战平。

  这真是:精准扶贫父子兵,扶贫路上论输赢。齐头并进为百姓,不脱贫困马不停!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