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有一种高尚来自奉献,三尺讲台,两尺教鞭,诠释着教师无悔的人生。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红网永州站、永州日报、永州电视台等联合永州市教育局特别推出2017年教师节特别报道——“永州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系列连载,褒扬先进教育工作者,让爱岗、敬业、奉献不再默默无闻,让公众理解教师、支持教师、关爱教师。教师节来临之际,向永州广大教育工作者道一声:辛苦了,谢谢您!
永州一中教师李毅。
李毅和学生们在一起。
“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研论文一等奖……”2002年,李毅大学毕业来到永州一中执教,成为一名数学教师新兵,15年后的今天,李毅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骨干,这些荣誉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记录着他钟情三尺讲台、用心编织教育理想的过程。
倾心教育 甘做“真空里的人”
不论是担任任课教师、班主任、备课组长还是高三年级部主任,李毅始终恪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宗旨,不计得失,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甘做同龄人眼中“真空里的人”。
2005年下期,李毅担任班主任并从事高中数学竞赛培训工作,工作任务比平时更重更难,有时做一道竞赛题就要想上好几天,一周还有六节培训课连着要上。但李毅深知,高考是学生改变自己命运最重要的机遇之一,每个学生都承载了整个家庭的希望。
怀着一颗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的拳拳之心,李毅倾心投入,严于律己,下晚自习后他继续在竞赛题海中苦思冥想,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早上6点多指导学生晨读,工作时间几乎每天都超过14个小时。在他的日历中几乎没有“节假日”“双休日”,朋友、同学聚会给他电话,他总是回答“实在对不起,没时间。”同学认为他是生活在“真空里的人。”女友也纳闷说他是“80后的年龄,70后的身材,60后的心态。”李毅表示,尽管如此,一想到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发奋求知的强烈欲望,家长的殷殷期盼,自己就像上紧的发条,干劲满满。最终李毅的竞赛培训工作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大力点赞和好评。
大胆创新 变课堂为求知“乐园”
数字,方程式……数学课堂本枯燥,而在李毅的努力下却变成了学生的求知“乐园”。究其原因,与李毅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分不开。
学生的自主思考程度怎么样?思维质量与思维效果得到了多大提升?为了让学生从课堂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李毅竭力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大学里很多东西老师不讲,我们只有到图书馆借资料自己学习,否则就适应不过来,幸亏李老师在高中时让我们养成了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已在大学就读的李毅的学生表示。
付出总会有回报。2005年以来,李毅所教的各类班级数学成绩均列同类班级第一。2011年高考中,李毅所带的55人班级54人上二本线,两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创下了十几年来永州市高考一班两学生上清华和北大的历史记录。2017年高考,李毅所带的两名同学数学成绩进入全省万分之一(全省单科优秀),7位同学数学成绩突破140分。在高中数学竞赛中,李毅指导多名学生获全国、省、市一、二等奖。
亦师亦友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李老师很关心学生,有时还给学生垫付伙食费,学生生病总是亲自送到医院,还把自己的房间让给学生住。”李毅把学生当亲人、当朋友,家长和学生们看在眼里。
“用时间和爱心,真诚平等友好的与学生交谈,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待学生,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李毅坚持一视同仁,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课间、下晚自习都排队主动找他谈心,他以“既是老师、更是朋友” 的身份教育、引导、帮助、关心他们,和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谈作风,在朋友式的交谈中给学生们上一堂印象最深刻、收益也最大的思想教育课,使学生们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高昂的斗志以及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让每位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李毅所带各届班级中都有入校成绩在全年级排名靠后的学生,特别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和生活困难的学困生,这些学生虽然在班级名次靠后甚至存在心理问题,但在李毅的长期关爱和引导下,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和阳光,慢慢地这些学生的成绩在年级排名进步很大,在高考中也都考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数字、学生、教研……”从教十五年,这些词语已经渗透于李毅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论是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他都将钟情于三尺讲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断探索好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念,用心编织自己的教育理想。(红网时刻记者 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