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今年,永州市委启动全市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养工程,每年免费集中培养1万名农村致富能人,急援脱贫攻坚主战场。图为学员在教学点接受现场培训。欧春涛摄

  决不让一名贫困户掉队!

  在这场被誉为“世界奇迹”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永州市委用党建思维统揽引领,用党建力量披荆斩棘,2.24万平方公里的永州大地发生了深度而有品质的变化。

  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脱贫人口由68万减少到31万;贫困村由931个缩减到643个;专项扶贫资金由2013年1.1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42亿元;产业扶贫覆盖带动贫困人口由12万跃升到23万。2017年,永州脱贫攻坚态势锐不可当,新一轮奇迹正在精彩演绎。

  这一增一减,催人奋进!是永州市委祭出“六大战役”组合拳,建设“创新开放新高地、品质活力新永州”的精彩民生答卷。

  这一减一增,激昂高亢!是永州市委实施“党建+人才扶贫、党建+社会扶贫、党建+产业扶贫、党建+微企扶贫”深度融合的真情回报。

  永州,雅称锦绣潇湘,美不胜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永州的美注入一种新的活力因子,奠定坚固的基石。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身后就留下多少芬芳——

  用最优的干部资源装备脱贫攻坚主战场

  “永州之野产异蛇……”一千多年前,唐朝大文豪柳宗元如此形容永州。古往今来之人习惯将永州称为南蛮之地,贫穷成为永州的特有标签。

  文辞尽管有些夸张,但现实确实有些令人尴尬。永州是湖南最贫困地区之一,2014年,共有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2个为“国字号”),建档立卡贫困村931个,贫困人口684526人。

  永州脱贫攻坚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直面差距才能奋起直追,把准病根才能药到病除。“以‘党建+’模式找准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部,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去年,永州市委站在新的高度,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六大战役”的首要任务加以布局和推进。

  眼界决定胸怀,胸怀决定高度。从“六大战役”启动的第一天起,永州党建引领这面红旗就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成为那最具感召力的一抹红。

  自今年5月起,市委从全市机关干部队伍中抽调2万多名党员干部,组成673个工作队,集中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精准帮扶解难题”活动,助力脱贫攻坚战役。

  闻讯,各机关党员干部踊跃报名。已有身孕的新田县骥村镇政府干部肖柳,一头扎进了音洞村。天天走村串户,天天加班到深夜,高负荷的工作终于透支了肖柳的身体,她病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

  驻江华瑶族自治县界牌乡洪源村扶贫队长蒋列勋,经过6个小时的结肠穿孔手术,病未痊愈就强行出院坚持回到扶贫一线。工作队员李双华感叹:“我看到蒋队长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还在扶贫,真是命都不要了。”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5个多月来,两万名下基层党员干部排查出错评“四类对象”7.4万人、漏评拟纳入“五类人员”3.3万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260余处,140余件涉及民本民生的信访事项已办结,成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今年6月,市委启动年轻干部挂职工作,从市直机关选派了4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挂职。

  “看到农民群众生活困难,住不上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我就感到特别难过。”市委组织部干部王波主动请缨挂职农村,半个月走遍了村里所有的贫困家庭。鞋被硬生生磨破,双脚磨出了水泡,期间妻子生病住院他也没有照顾过一天。

  根据“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定点挂钩扶贫这一指导思想,2017年全市共派出驻村工作队1045个。目前,驻村帮扶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6亿元,修筑各类道路近500千米,完成农网改造301个村,建成光伏电站189座,完成易地搬迁户2006户,完成2008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

  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这场用党性、血性交融的永州脱贫攻坚战,是如此豪迈壮烈,又如此动人心魄!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

  用最优的组织资源亮相脱贫攻坚主阵地

  落子无悔,谋定而后动。

  切实把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聚集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市委顶层设计,从加强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保障建设等三线发力,强势推进脱贫攻坚。

  建强基本队伍。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调整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602名、村主任655名,贫困村“能人治村”比例达63%。通过换届,全市共选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297名,其中本地致富带头人1873名,占56.8%;平均年龄43.6岁,比换届前下降5.4岁。选派97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284名专职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通过换届选举,实现全市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合并村“第一书记”或专职书记全覆盖。

  冷水滩区牛角坝镇麦子园村是贫困户多、经济收入无的省级贫困村,穷得竟然没有人愿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关键时候,组织部门邀请永州市今晨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长友回乡参加党支部换届选举。当他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便立即开启“建设家乡,回报乡亲”的征程。如今,“暮气重重”的麦子园村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旧貌换新颜,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

  落实基本保障。今年,市委勒紧财政裤腰带保障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基本运转,着力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凡是省委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的基本保障,全部落实到位。2017年,全市乡镇(街道)党建工作专项经费达到3至4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低于12万元,许多县区还高出了全市的保障水平,其中宁远县村均运转经费22.75万元。

  用好基本平台。按照“六个统一标准”的要求,各县区共筹资50多亿元,在全市2952个村建设高标准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把中心打造成电子商务、村民议事、社会扶贫网等阵地,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改建)261个,在建649个;全市240个贫困村建立电商运营站点,贫困村电商覆盖率达31%,江永、祁阳、新田先后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走进祁阳县文明铺镇新塘角村,宽敞明亮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在村里办事,比城里还要方便快捷。”前来办事的村民心情愉悦,纷纷点赞。

  永州市委用最优的组织资源亮相脱贫攻坚主阵地,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用最优的人才队伍点亮脱贫攻坚新火种

  面对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脱贫“硬骨头”,永州怎么办?

  “用党建‘选将布阵’,以党建引才聚才,让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施展才华。”永州答案切中要义。

  “我参加过许多招聘会,这是第一次看到市委书记亲自带队来学校招聘。”湖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陈鹏在永州2017年上半年引进高学历人才专场招聘会上惊喜地说。

  暖春四月,湖南大学校园内樱花绽放枝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晖亲自为永州代言,向省内外优秀人才伸出橄榄枝。

  在脱贫攻坚中,永州广发“人才榜”,用“真金白银”招贤纳士。

  按照“一个产业聘请一名专家组长,背靠一所高校(院所)资源,引入一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一支本土人才队伍,提升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全市积极对接省内高校,聘请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了5个科技专家服务团,分别派驻市内5个贫困县,通过开展科技项目规划、课题合作、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式,进行智力扶贫、科技扶贫。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陈江涛专家团队在永州市委市政府的感召下,他们来到边远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全力帮助当地做大做强苦茶产业。如今成果丰硕,江华县的苦茶产业借助科技的翅膀,发生美丽蝶变,直接带动2万农户增收。2017年江华摘得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美誉。

  今年,永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人才工作“1+4”文件,逐步健全了基层人才培养机制,计划在5年内实现全市基层干部、农技员、网格员等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全覆盖,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年人才到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9月7日,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隆重表彰了43名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充分激发了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道县云溪涧茶业公司负责人蒋楼喜一天也没有停歇过,他整日在贫困村营江乡午田村贫困户朱壮文等人的田头,讲解茶用菊栽培技术。他告诉记者,是永州市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中心的一堂党课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如今,他当选村支部委员,决定将菊花茶、玫瑰花茶、牡丹花茶的栽培技术无偿传授给贫困户,并成立合作社,确保种植户每年有3至5万元的收入。

  为让贫困群众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就地就业创业,市委启动了全市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养工程,在永州工贸学校建设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实践教研基地、永州市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培训中心,对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进行大规模免费培训。计划用五年时间,采取“农民点单、财政买单”的方式,突出“党建+产业技术扶贫”主题,每年免费培训农村党员、青年农民1万名。同时,参训学员通过培训学到了技术、增强了本领,就像播下的“火种”,渐成燎原之势,“能人带动、大户带动、产业带动”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5期,7000余名学员中新发展产业的1365人,扩大产业规模的2860人,累计带动周边群众3万余人脱贫致富。

  一些党建专家和《人民日报》记者经过实地考察后评价道:永州“党建+产业技术扶贫”模式为培育未来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指明了方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市委推出的能力提升工程让一批批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让一批批农业新技术加速推广,让一批批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用最优的发展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新高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根本出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支部引路、产业铺路,把最优的发展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整合。

  新田县在外发展的家私生产企业和销售商达3000多家、3万多人,遍布全国30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区。近年来,当地党支部积极联系在外的致富党员,鼓励和支持新田籍家私企业家回乡创业。现如今,一批批在外打工能人返乡创业,倾力打造“家私航母”。县家私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力争从业员工达到几十万人,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利税近百亿元,成为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器。

  如此事例,放眼永州大地层出不穷。

  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党支部处在最前线,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永州市强化村党组织对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导,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探索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支部十基地、支部+电商”等模式,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党支部365个,辐射带动2.5万多农民脱贫致富。宁远县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引领推动下,流转土地1500亩,带动16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通过“党支部+旅游公司”模式,村民以资源(土地、房屋)入股分红,28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级集体收入增收42万元,人均增收2460元。

  把小微企业办在家门口。为满足留守贫困劳动力“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和解决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用工贵”的困难,探索“研发在园区,生产进村里”“基地+作坊”“公司+农户”等模式,引导小微企业进村办厂,规模企业把车间办到乡村,助力脱贫攻坚。江华瑶族自治县按照这三种模式,吸引进村办厂的企业总数达300多家,年产值近10亿元,吸纳带动5000余名留守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

  “社会扶贫网”试点大放异彩。作为湖南唯一整市推进的试点市,永州市高起点策划部署,以点带面整市推进。截至8月30日,永州社会扶贫网累计注册贫困户128374人、爱心人士214587人,发起贫困需求266466个,成功对接164589个,对接成功率61.76%;爱心捐赠74476个,成功对接63146个,对接成功率84.78%,注册用户数、需求发布数、爱心对接成功率、众筹项目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一批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市委提出每个县区新增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10个,管理区、经开区、市农科园新增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1个,着力培养一批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比如,各级党组织通过发展光伏产业为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开工建设406个,并网发电119个。目前,全市2952个村中年经营性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的村1575个,其中贫困村376个,10万元以上的村243个。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我市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导、干部主帮、企业主推、社会参与”的原则,把社会各方力量聚集到脱贫攻坚中来。在全市1.2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7万余名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156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80多支志愿服务队,3000余名志愿服务者服务在扶贫一线。

  党旗猎猎,党徽灼灼。永州实践证明,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在党的各级干部。

  2016年9月,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亮相永州,“永州案例”成为榜样;2017年8月,全省教育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走进永州,“永州经验”传为美谈;2017年9月,在我市召开全省“社会扶贫网”培训推进会后,中国“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再一次聚焦永州,“永州模式”传播祖国大江南北;2017年10月,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即将在永州召开,为脱贫攻坚发起总攻提供有益的探索。

  “党建+扶贫”如一粒种子,又似一缕春风,丰沃天地,春华秋实。(永州日报记者 欧春涛 通讯员 周玉生)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