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彭遥凝 李军林
脱贫攻坚战,百年小康梦。2017年年初,永州擂响了“六大战役”的战鼓,把脱贫攻坚作为“六大战役”之首,以非常之举,成非常之事。6月份,永州在全省率先启动“三走访三签字”活动以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晖率先垂范,先后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三走访三签字”调研活动,足迹遍及了87个贫困人口集中乡镇。烈日下、大雨中、寒风里,李晖多次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全市最贫困、最落后、最边远的地区,察真情、扶真贫,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目前,永州还有31.4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643个贫困村,有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宁远县、双牌县、江永县三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今年要确保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已经到了决战决胜阶段。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对正处在攻坚拔寨的永州而言,犹如一场“及时雨”。 6月9日,永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三走访三签字”活动,按照“125、齐步走”的模式,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上率下抓实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
12月8日,李晖再次来到祁阳县文明铺镇新塘角村,走村入户访贫问苦,研究村里的脱贫致富问题,指出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李晖“三走访三签字”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哪怕再偏远的山村,再分散的贫困户,也要一村不漏、一户不掉”。6个月来,她走遍了全市87个贫困人口集中乡镇。
让我们将镜头徐徐回放……
李晖在棉花坪瑶族乡排山坳村贫困户盘成付家里访贫问苦。
端午小长假期间,李晖轻车简从,2天内深入新田、宁远、祁阳等3县5镇6个村开展督查调研。“家里生活怎么样?”“哪个单位和人员具体联系?”“有哪些帮扶措施?”每到一户贫困户,李晖通过唠家常,详细了解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采取座谈的方式邀请当地的老百姓为精准扶贫工作建言献策,与贫困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民声,汇集民智。
“这场座谈会,让我受益良多。”市委书记的亲身示范,灵活多变的群众工作方法,看得一旁的扶贫队员连声称赞。而贫困群众对此也喜闻乐见,直感叹和市委书记面对面交谈如此轻松,以后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扶贫政策,早日脱贫致富。
……
在“7•2”特大洪灾中,祁阳、东安、金洞管理区等地道路、房屋、耕地、林地水毁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李晖在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时,不忘贫困群众的生活,“什么时候脱贫?还有哪些困难?”李晖冒着大雨,先后来到大庙口、紫溪市等乡镇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她走进贫困户家中,安抚受灾群众的情绪,为贫困户解决急需的困难。
……
国庆假日期间,李晖乘车6个小时深入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大锡乡查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情况,与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搬出大山、住进新房的贫困户促膝交谈。“谁知道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时而抛出一个个“考题”,帮助贫困群众了解熟悉中央和省里相关精准扶贫方案及各类惠民政策。
……
李晖在蓝山犁头瑶族乡新屋地村张六斤家中访贫问苦。
党的十九大刚一结束,李晖不顾路途遥远,先后深入到祁阳、道县、蓝山、江永、江华、金洞管理区等县区偏远的乡镇,特别是瑶族同胞集聚地,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走访到哪,李晖就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到哪,鼓励贫困户把握党的好政策,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随着“三走访三签字”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扎实践行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全市有贫困户4.2万人参与产业发展增收,72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展良好。扶贫标准与农村低保实现“两线融合”,率先在全省推行“1+5”扶贫“特惠保”套餐和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化管理,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56亿元,保持全省前列。精心组织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整市推进试点,“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永州645万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当前,永州大地正唱响一曲曲真脱贫、脱真贫的“脱贫攻坚”进行曲,展现一幅幅“新农村、新产业、新发展”的美丽画卷,在建设创新开放新高地、品质活力新永州的生动实践中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