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华:“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搭上脱贫快车

  红网时刻1月23日讯(通讯员 赵明 杨丁香)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党建+产业扶贫”,积极搭建“扶贫车间”,着力构建“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产业扶贫格局,助力贫困群众搭上精准脱贫快车,助推全县加快脱贫攻坚进程。2014年全县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0.34万人,截至2017年底,全县贫困村减少到43个、贫困人口减少到 3.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7%。

  创新思维开辟脱贫新路。江华地处湖南最南端,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县份,无明显地理区位优势,交通十分闭塞。针对留守贫困群体上有老下有小,缺资金缺知识缺技能,在家务农收入微薄,脱贫希望渺茫,外出务工又无法照顾家庭的实际,经过反复调研后,江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按照“贫困群众在哪里,就业民生服务到哪里”的理念,尝试引导小微企业进村,创建“扶贫车间”,开辟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脱贫”新渠道,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同时,积极推行“支部+企业”、“支部+车间+贫困户”等模式,引导各村党组织通过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完善基础设施、提供用工服务等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皮具、制衣、制香等小微企业进村办厂,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着力解决农村留守人员情感“空心”、农村集体经济“空白”的问题。

  出台政策引凤进村筑巢。为解决企业发展难题,2013年江华专门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并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进村办厂,对进村办厂能安排100人以上就业的贸易加工企业,在物流运输、搬迁费用上给予50%的资金扶持;对优先使用村集体闲置房屋作厂房的,免费提供装修;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和达到一定就业时间的,给予企业500至1500元/人的岗位补贴;对企业购买设备的按购置费20%给予补贴。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创新扶贫“财银保”政策支持范围,制定政府补贴、上岗技能培训等政策,建立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支持小微企业进驻乡村开设工厂,将产品设计、复杂产品的生产放在总部,将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乡村工厂,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业,积极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努力实现贫困户增收、企业盈利发展、村集体固定资产盘活、精准脱贫工作提速“多赢”成效。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君贤皮具厂等一批企业陆续进村建厂。目前,全县进村的小微企业有307家,涵盖皮具、塑料包装、制衣、电子、门窗、制香、食用菌等行业,其中用工100人以上的工厂8家,用工50人以上的工厂39家,用工5人以上的工厂260家,“扶贫车间”已在千里瑶乡呈现遍地开花的喜人景象。

  培训技能合力帮扶脱贫。为补齐就业扶贫“短板”,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增收,该县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加快建立集培训、就业、创业为一体的精准就业扶贫基地,坚持分类施策,优先帮扶贫困群众。同时,利用举办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见面会等平台,为贫困群众与用工企业搭建对接“桥梁”,增强贫困群众靠劳动致富,实现增收脱贫的积极性。县就业部门建立贫困户信息台账,加大对贫困户培训力度,精准开展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食用菌、电商、食品加工等免费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现已帮助1000余名贫困户实现就业。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307个,吸纳5000余名留守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部分贫困户年务工可创收5万元,在脱贫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赵明 杨丁香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8/01/23/18867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