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约车“价格血战”熄火 出行领域迎来新阶段

  网约车“价格血战”开打约半个月后,近日有了“熄火”迹象:4月13日,滴滴美团相继宣布,已于4月12日停止对南京用户的补贴发放;滴滴方面14日还宣布,率先取消上海地区的常态化补贴。

  补贴大战,似乎是出行领域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三年前的滴滴与快的,一年前的摩拜与ofo,一直到最近美团打车上海高调上线,挑起新一轮价格战。这也不奇怪,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在竞争的早期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数量,也就是要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很多时候,用户规模决定了同业市场中企业的自身站位。

  处于初创期的互联网公司,要生存下去,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估值,好让投资人心甘情愿持续砸钱。而互联网估值的本质,有两个指标:其一,用户量的增长;其二,用户留存在平台上的使用时间。在网约车市场,经过滴滴与快的、滴滴与优步中国等声势浩大的补贴大战,可以说用户量几乎达到上限,就算还没有,增长空间也很小了。毕竟,总不能把老人小孩也当作潜在用户吧?

  于是,如果还继续用补贴来争夺用户,无非就是你切走我一块蛋糕,我再切走你一块面包,这样根本无法培养用户的忠诚度,更不用说提高用户在平台上的使用时间了。而且,倘若网约车行业不能良性发展,网约车企业面临的就不仅仅是用户在不同平台进行选择的竞争了;如果消费者在权衡便利程度和费用之后,觉得网约车还不如公共交通,恐怕网约车整个行业都会迎来巨大挑战。

  所以,对网约车市场而言,高额补贴难以持续,而补贴取消则是必然之势。地方监管部门的约谈执法避免网约车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在网约车市场的拓荒期,补贴大战已经表现出一些负外部性,比如恶意刷单、半路撂客等。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在上海刷单比例高达40%。高额补贴也导致大量车辆涌入,而许多车辆实际上并不具有相关资质。

  此类问题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权威机构对网约车司机、车辆准入资质进行审核。

  网约车行业过了市场拓荒期,顺其自然就应该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竞争应该从价格转向服务,以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消费体验为导向,切实解决打车难、服务差、派单不合理等问题,致力于改善乘客乘车体验,保障出行安全,把资源投入到技术开发和提升服务质量上,只有这样,才能“向服务要用户”,在市场上收获更多的“用脚投票”。这也是将来网约车发展的方向。现在,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滴滴和美团打车已经开始采取了一些动作,如果其他网约车平台也能够顺势跟上,网约车领域必将迎来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盘和林 作者系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羊城晚报 .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