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山乡巨变】桐子坳的金山银山

生态宜居的双牌县桐子坳村一隅。

  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国家3A级景区、中国银杏第一村、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原味乡村休闲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美丽中国乡村评选TOP100……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这个中国秋天最美的村庄、湖南省最美宜居村庄,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给乡村带来的变化。

  107棵银杏树的故事

  桐子坳,顾名思义,是阳明山下的一处小山坳。但村子里最有名的不是桐子树,而是200多株树龄100年以上的银杏树。每到秋天,山坳里的村庄一片金黄,绚烂的色彩通过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传播开来,使之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最美银杏村,网络上的名气不亚于北京香山红叶。

  由于长期以来“以农为主”的思维束缚,交通不便、山多田少的地理环境使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经济发展滞后。虽然名声在外,但“树叶子不能当饭吃”,老百姓生活并没能得到改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69亩,林地面积12000余亩,共138户5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户177人,是省定贫困村。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桐子坳村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2015年初,双牌紧紧抓住桐子坳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优势,将发展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林业建设相结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吃上“旅游饭”。

  记者随村支书杨海辉走进桐子坳,看到几十株高大的古银杏树掩映着村落民居,阳光打在碧绿的银杏叶和银杏果上,透露出山村闲适的隐逸气质。杨海辉介绍,核心景区内共有107棵树龄100年以上、列入古树保护名录的古银杏树,但这些银杏树早已于上世纪80年代分到了各家各户。2015年县里对景区进行整体开发,以每年每棵780元的价格向古银杏树所有人流转了古银杏树的管护权。

  “树叶子也可以当饭吃了。”杨海辉开玩笑说。尝到甜头的村民群众对“吃生态饭”有了新的认识,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自然环境保护、乡村风貌维护、旅游设施建设、农家乐、景区民宿……桐子坳村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

  280亩花海让一季变四季

  桐子坳生态旅游火了。但村里又为另一个问题所困惑:银杏最美的时光只有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只有到了深秋金叶灿烂的时候,游客才蜂拥而来。旺季时,一天有上万游客涌入,应接不暇;淡季时,几天没人进来,门可罗雀。

  如何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2016年,在县里的支持下,桐子坳村支两委和负责桐子坳景区经营管理的双牌县旅建投公司决定延伸生态旅游产业链,在村口相继流转了土地280亩,打造永州乡村最美浪漫花海,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赏花。

  今年“五·一”期间,桐子坳的浪漫花海引来人山人海。树林下、林荫间,紫色的马鞭草、黄色的鸢尾花、红色的月季花……如上帝打翻的调色板,在大地铺开,引来远近游客投身花田,尽享自然美景,淡季变了旺季。

  桐子坳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县旅建投罗怀军介绍,桐子坳“浪漫花海”规划定位为四季观赏园,搭配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种植有细叶美女樱、鸢尾、粉黛乱子草、马鞭草、丰花月季、波斯菊等多种植物,市民一年四季都可来此观花、赏花、摄影、绘画。

  花海为村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除土地流转租金外,村民把土特产摆上摊,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消费,原先不值钱的山货卖得精光,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花海边的贫困户龙根宝利用自家房屋开了家“旅途相遇农家饭店”,生意最好的一天有30多桌客,一般周末也有七八桌,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龙根宝见生意好,最近把屋旁的烂土砖房拆了,准备按照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一栋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仿古民居。

  100名村民吃上“旅游饭”

  在桐子坳村,像龙根宝这样吃上“旅游饭”的还有20多户100多名村民。

  最早开办农家餐馆的老支书蒋赛先家,如今已由一间土砖房重建成两层小洋楼“银杏山庄”,十来棵巨大的银杏树环绕在房前屋后,浓荫如盖,坐在山庄的前坪,感觉温度比山外面要低几度。正在这里走访调研的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胡振华对记者说,县里在引导旅游脱贫过程中,注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在短期安排上,工程建设用工优先当地农民,让在家的劳动力人人有事干、有钱赚。在中长期安排上,增加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在公司的工作岗位,确保村民长期就业有保障。二是构建旅游扶贫经济体系,引导村民从事农家乐、银杏产品店、民宿店等景区配套服务,增加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及增收。

  目前,全村开办农家乐、民宿16家,景区销售土特产年纯收益60万元。2017年,桐子坳村民从门票收入分成、古银杏树租赁费、土地流转费、开办农家乐及民宿、销售土特产、为景区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劳务六大增收渠道,每年可获收益437.5万元,人均7841元,其中贫困人口收益116万元,人均6705元。

  杨海辉对记者说, 2016年全村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到20万元以上。全村贫困人口43户177人已脱贫40户171人,并提前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今年3月15日,市委书记李晖在桐子坳调研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作,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农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农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一季变四季”的指导思想,为桐子坳村描绘出了一条清晰的生态宜居之路。目前,桐子坳村支两委全力围绕“五变”抓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更美好的生态图景正在展现。

  【采访手记】生态宜居也宜业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时强调,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桐子坳的发展证明,良好生态环境,既宜居,也宜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保护绿水青山,更是把绿水青山点化成金山银山的“点金术”。立足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顺势引导发展,我们身边的秀美山川,就是别人眼里的诗和远方。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这是国家财富的运势,也是乡村振兴的密码。(永州日报记者 张华兵)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张华兵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8/05/30/18288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