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筑坦途
——写在G207双牌尚仁里至道县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试通车之际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2012年11月8日,G207双牌尚仁里至道县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我们永远会铭记住这一天:2015年9月28日,G207双牌尚仁里至道县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正式试通车。这比设计工期时间提前了40天。
三年辛苦不寻常,一腔热血筑坦途……
踩着困难上
莽莽苍苍的双牌大山横亘在双牌和道县之间,构成一道严严实实的天然屏障,硬生生地把永州切成南北两片:北五县区和南六县。多少年来,这道天然屏障阻隔我市南北交通,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G207国道路况等级差,车道崎岖、狭窄,九弯十八转地盘桓于双牌大山的崇山峻岭间,行车其上,人每每被弄得晕头转向,俯视山下,更是胆颤心惊,稍有不慎,则车毁人亡……
于是乎,改建207国道,打通南北大通道,成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双牌、道县、江永、江华人民更是迫不及待,多次呼吁修好这条路。
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造福沿线群众,为打通双牌大山屏障,市委、市政府顺应全市人民的强烈呼声,果断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启动双牌尚仁里至道县县城段公路这一惠民工程。此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时空距离,双牌到道县的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90分钟缩至不到50分钟,原来一旦大雪封山就被迫封路的历史将由此改写,一年四季保持畅行无阻,而且安全系数大为提高。此工程建成后,明显改善的不仅是全市的交通条件,更是投资环境……
改建工程项目全长45.975公里,其中招标路线长42.112公里(另3.863公里为道县绕城线,由道县县政府组织实施)。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共新建桥梁11座,新建隧道5座。
然而,要修好这条路,困难比双牌大山还大:一是资金到位难。项目预算为49695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其中省定额补助资金22034万元,从其他项目调剂资金7608万元,市、县自筹资金20053万元。二是施工难。工程地处双牌大山,山高坡陡、地质复杂、环境恶劣,是湖南省三大难点施工路段之一(另两处为雪峰山和湘西矮寨)。三是征地拆迁难。仅双牌县就涉及3个乡11个村的征地,涉及132户的拆迁,涉及电力、电信等18个部门的杆线搬迁。
千难万难,也难不住永州决策者构筑南北大通道的坚定决心,挡不住永州人民向前迈进的矫健步伐。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为这一工程的顺利开工和推进殚精竭虑,不辞劳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修好这条路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主管领导多次深入改建工程工地察看工程进展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调度。市公路局、市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经常到建设工地现场调度,解决矛盾。双牌、道县的主要领导非常关心项目进展情况,每每亲自解决问题。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项目,市公路局在前期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000万元,将项目运转起来,双牌举全县之力,筹措征地、拆迁资金6000多万元。
三年鏖战急
3年前的金秋十月,5支施工队伍开进巍巍的双牌大山,开始了构筑永州南北大通道的艰辛岁月。
地质条件再复杂,修路再困难重重,也要抢工期抓进度。按照设计,建设工期为36个月,但业主单位提出30个月修通。桥梁隧道标开工典礼后,二标、三标、四标3个施工单位进行驻地建设。他们仅在25天时间内就完成了项目驻地选址、场地规划、房屋建设装修、实验室建设、试验仪器及办公设施配备等。三年来,市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有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根据总工期的要求,制定各标段工程总计划和年度计划。根据年度计划倒排工期,并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制定了分季、分月的劳动竞赛奖惩制度,为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打下了制度基础。去年12月,整个改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百年大计,质量优先。”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市公路局、市干线公司严抓质量管理,各施工单位严把质量关。
——建立健全“企业自查、社会监理、法人管理、政府监督”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制定并实施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巡查处罚(红、黄牌)办法,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和项目标准化建设,实施样板工程劳动竞赛。
——加强质量监管手段层层把关,用“四铁”(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石心肠、铁面无私)精神来抓好工程质量,切实保障质量。
——推广拌合站场实时监控技术,全过程对施工单位拌合站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等各种原材料的每拌实际使用量实行实时监控,并与施工配合比的材料用量进行比较,计算实际偏差值。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业主方和施工方都把安全挺在前头,切实严把安全生产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积极推行安全目标责任管理,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按规范建立安全台账和危险源台账,狠抓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全面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推行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和高危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桥梁隧道工程作为整个改建工程的核心工程和最关键性工程,因双牌大山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施工难度特别大,为确保质量和安全,业主方精心筛选施工队伍,每个隧道配备一名专职技术员和一名专职安全员,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总长1650米、投资6000万元的司仙坳隧道所处地段地质情况十分复杂,岩石节理发育,地表和地下水非常丰富。该隧道于2013年4月20日开工,为确保工程进度,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的方式施工。2014年4月1日,现场监理人员和施工方在出洞端检查掌子面作业时发现,k117+160~175段拱顶有一道轻微的纵向裂纹,项目部派专人对裂纹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监测单位对裂纹段围岩也进行了雷达扫描跟踪检测,并未发现异常情况。4月7日上午,裂纹明显增大,原加强支护的初衬格栅拱架已变形,局部开始掉块,项目部立即组织现场8名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迅即撤离隧道并设立了两道警戒线。中午12时左右,k117+160~175段突然开始塌方,至晚上12时,塌方段洞道完全堵塞。尽管这起地质灾害事故来得突然,但正是因为业主方和监理方预警措施得力,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机械设备损失。事故发生后,各方迅速联动,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处理初步方案,采取了加固措施,连续施工作业,抢抓抢险进度,使塌方段没有向周边扩散,没有影响到延伸段隧道总体稳定。
湖南交科院监理处长余志生深有感触地评价道:“这个二级公路的隧道修得比高速公路还好。”
三年来,在整个路段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死一人,没有伤一人。
奉献者之歌
一座桥梁,一首诗;一座隧道,一支歌;一条路,一段情……
这是一首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赞美诗。
道县梅花镇棠下村70多岁的村民何奉寿因建设用地在公路红线内,被征收后既不领土地补偿款,还阻止正常施工。副县长、协调指挥部指挥长彭德源先后十多次到何奉寿家,与老人促膝交谈,老人终于被感化,不再阻工。
这是一支勇于付出乐于奉献的时代颂歌。
四标项目部经理胡国胜告诉记者,他们项目部地处双牌大山半山腰,湿气重,特别是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雨季,成天雨蒙蒙的,夜里睡在床上,被子可挤出水来,衣服晒出去几天都不干,大家刚来时,严重得水土不服,上呕下泻的,但大家坚守了下来。项目部的总工程师王晖明有两个小孩,才三、四岁,在施工紧张时候,竟半年没休假,没回东安看看孩子,却在这山腰里,白天守工地,晚上做资料,忙得不可开交。
按照工程原设计方案,道县梅花镇石下渡村段公路两侧要拆除4幢房屋,但通过了解,拆迁阻力颇大,该村支部书记吴小军主动提出优化线路,公路走向偏移东侧,并愿意拆除他自己的一幢新楼房,这样,既为政府减少了30多万元的拆迁资金,又加快了工程进度。
这是一腔筑路人以路为家的赤胆豪情。
市公路局副调研员、市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有限公司双牌分公司经理何清源的儿子在广州,女儿在苏州,孙子、外孙女出生后,其妻去广州、苏州帮忙带人,而已到退休年龄的何清源坚守在双牌大山,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公司的员工说,他们有“三怕”(怕和何清源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坐车),因为只要和他在一起,他就会谈工作,且没完没了。公司原总监、现市干线公司总监唐洁文是一位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工作十分负责,敢做敢为敢担当。公司监理处计量工程师刘艳梅是怀化人,已经30多岁了,家里几次给她介绍对象,她都没有时间回去相亲……
五标项目部经理范佳颜有病,就吃药强力支撑着,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才住院。打点滴时,得知工地有事,他拔掉针头就往工地上跑,原计划住一个月院,结果只住了三天。该项目部的专职安全员邹荣耀工作认真负责,每天巡查路上的安全标示标牌。施工放炮时,他守在现场;挖机高空作业时,他守在现场……
二标项目部的总经济师王自雷和工程部的窦金凤在双牌大山结婚生子,为这个改建项目增添了一段色彩斑斓的佳话。孩子出生后,小两口就把孩子送到四川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着,小两口则埋头在工地一线……
正是这群奉献者,豪情万丈地把大山和困难一同踩在了脚下;正是这种奉献精神,奇迹般地在双牌大山托起一道希望的彩虹。
我们为奉献者讴歌!
我们为奉献精神点赞!(永州日报记者 孙存准 通讯员 王志杰 齐东斌)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孙存准 王志杰 齐东斌
编辑: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