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很多大型超市都推出了优惠的促销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到超市购物,超市客流量激增,但是,一些市民在购物时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也集中凸显出来,不仅影响了购物环境,还给超市工作人员和其他市民购物带来了不便。近日,记者走访了冷水滩城区部分超市,发现超市购物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9月23日,在冷水滩区河西某大型超市,记者发现,不时有市民将选进购物车而后又不想买的商品随意乱放,导致超市的货架上常常出现许多货不对号的商品:摆放鞋子的区域内出现了一袋饼干,奶粉罐上放着一袋熟食,洗洁精留在了散装月饼上……
在超市内,记者注意到一位市民在超市食品区拿了一箱八宝粥,当走到蔬菜水果区时,却突然又不想要了,于是便将刚刚拿到手的这箱八宝粥随手放置在过道上,导致不少购买蔬菜的市民经过时不得不绕道走。记者还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刚从冰箱里拿出酸奶,转了一会儿,不知什么原因又不想买了,便随手将该酸奶扔在身旁的辣椒销售区,然后迅速离去。
正在超市水果销售区挑选苹果的市民黄勇坦言,他在逛超市时,如果有的东西不想要了,为了贪图方便,一般都是随手放在其他货架上。但是,现在觉得还是应该放回原处才好,因为像猪肉和熟食,在夏天不冷冻的话,过一个多小时可能就变质了,同时也会影响其他顾客购买。“我以前总是把不买的东西随手乱放,现在想来的确是给超市工作人员带来很多麻烦,以后得换位思考,把东西放回原处。”
超市工作人员黄女士告诉记者,超市每天平均有好几辆购物车的商品需要放回原位,非食品类的东西还可以整理,进行二次销售,但是像熟食、海鲜等之类的商品,没有放回原处的话,过了一定时限就会腐烂和变坏了,到时不得不把它们直接扔掉。“把不要的商品重新放回到原处,这既是对我们劳动的尊重,更是大家文明素质的体现。”
记者还发现,在超市内随意拆换商品外包装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超市的袜子、内衣裤销售区,只见几位市民在看了外观包装后,由于担心大小不合适,便直接拆开包装,拿出盒内的商品。一些市民看完商品以后,也不把商品折好放进盒内,而是把商品随手扔在货架上,便直接走开了。这个区域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每天都要对这些商品不断重新进行包装,市民的这些漫不经心的行为,却给他们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还有极少数消费者为贪小便宜,自己拆开商品包装后,便将同类商品中价格更贵些的换进去,这就更是不应该了。”
自古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超市购物虽都是小事,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因为文明往往就体现在生活细微之处。记者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在超市购物时,请把不想要的商品放回原处,不要随意拆换商品外包装,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永州日报记者 蔡再明)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蔡再明
编辑: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