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治出生缺陷 准爸妈需重视

  中国是人口出生缺陷大国,每年新增的出生缺陷患者有90万人,占妊娠出生率的5.6%,高于发达国家的3%,有数据显示平均1小时有6个缺陷患儿出生。我市的出生缺陷率约为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刚刚过去的出生缺陷预防宣传周,让大家再度关注社会缺陷儿童和他们的健康成长。9月18日,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的康复中心,了解缺陷儿童的康复治疗和预防。

  康复治疗的“无底洞”

  在市妇幼保健院三楼缺陷儿童治疗康复中心,一位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引起了记者注意。他沿着墙上的涂鸦画一边看一边走,脸上露出童真的笑容,一双清澈的眼神中看不出和普通小朋友的差异。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孩子叫宇轩,得的是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先天性的代谢病,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乏,导致不能 转化食物中的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起来,从而影响智力发育,最终导致弱智。

  宇轩妈妈说,非常庆幸这是一种可以治疗的遗传病,目前在药物的控制下,孩子能够正常地吃饭睡觉玩耍,但谈到以后,她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现在每个月几千元的医药费勉强可以承受,随着年龄增大,药量也相应加大,往后的治疗费用可能是个‘无底洞’。”比起治疗的花费,宇轩妈妈更担心孩子长大以后如何融入社会并生存下来,毕竟先天的疾病让他在智力上低于常人。

  “我和他爸爸都没有这种病,家里人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病,真的没有想到会生出这样一个宝宝。”宇轩妈妈说,虽然夫妻俩都身体健康,但偏偏两人的染色体结合后发生了突变,造成今天的状况。她告诉记者,她怀孕期间基本的检查都定期做,没有想过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一些特殊的检查就放弃了,现在想来后悔莫及。

  出生缺陷儿需早治疗

  在运动训练理疗室,三岁的欧阳自法在护士的引导下,将简单的玩具放在合适的位置,主要训练孩子的智力发育。欧阳妈妈介绍,孩子是先天愚型,出生后没有及时发现,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如今孩子三岁了才学会爬行。

  “孩子生下来不爱笑不好动,快一岁了还不会爬,也不怎么会说话,看起来有点不对劲才到医院来检查。”欧阳妈妈家住江华,平日里婆婆在家带孩子,夫妻俩在外打工,孩子发现问题后她就辞职在家专门照顾孩子,现在只能在冷水滩租房,每天带着孩子来做康复治疗。

  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蒋艳云表示:“健康体检的目的就是通过定期检查,进行生长发育检测和营养评估,及时发现一些疾病和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宝宝出生 后一定要定期检查以及进行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达到减少脑损伤的严重后果,避免出现智力低下和脑瘫。

  提高保育保健意识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曾春燕介绍,出生缺陷的发生受到遗传、环境、疾病、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大多数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呼吸、饮食等进入人体,损伤生殖细胞,干扰胚胎发育,增加了出生缺陷的发生几率。

  “出生缺陷最常见的就是唐氏儿,先天愚型,这是后天无法完全治愈的,主要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引起。”曾春燕说,地中海贫血在永州的发生率较高,父母本身有遗传疾病的更要慎重怀孕,做好预防准备。

  目前预防出生缺陷儿发生,各县区妇幼保健院可免费进行婚前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可以查出法定传染病、重大精神疾病等,还可进行遗传咨询。“尤其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宝宝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增加,二胎政策放开后,妈妈们更要及时做相应检查。”曾春燕表示,怀孕后最好做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如果是高风险或临界风险者最好通过羊水产前诊断和DNA检测,以此来排除染色体的异常。

  “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开始很难接受现实,但孩子已经来到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对他负责。”一位妈妈向记者表露出她的无奈,她表示只能坚持走下去,努力给孩子 最好的照顾。有一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唐氏儿综合症患者生命周期总疾病负担为100亿元,可以说缺陷儿童的降生,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 以估量,因而,家长应提高保育保健的意识,不要嫌麻烦,不要怕花钱,养育健康宝宝既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永州日报记者 刘思宁)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刘思宁

编辑:刘林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