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鸟节,街上水泄不通。
带个锄头回家挖地。
老人家选簸箕。
红网江永3月11日讯(通讯员 首积亮)3月9日,二月初一,一年一度的瑶族民间传统节日——赶鸟节到了。这一天,来自湘、桂两地十余个县区的各族群众齐聚湖南省江永县松柏瑶族乡,参加这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瑶族盛会。
“盘王节、赶鸟节是瑶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年都要来松柏‘赶鸟’,庆祝自己的节日。”广西富川县新华乡的唐师傅等人边吃早餐边说。新华乡距离江永县有80多公里,他们每年此时都结伴到松柏,卖簸箕等竹制品。当天,他们凌晨5点钟就出发,8点多钟才在市场上吃早餐。
松柏赶鸟节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瑶山鸟害为患,早春作物尚未破土出苗,就被群鸟所糟蹋。一对勤劳聪慧的瑶族男女青年,于农历二月初一走上山坡,用悠扬悦耳的歌声陶醉了鸟儿。此后,鸟儿再也不犯五谷了。于是,瑶胞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定为赶鸟节。”
因为二月初已接近春耕时节,后来,赶鸟节逐渐成为农事物品展销会、农业生产信息交流会。瑶胞们纷纷在这一天集中购置斗笠、犁头、扁担等农耕用具,交流农业生产工作经验。
在市场的另一头,70多岁的松柏本地人王老头夫妇在卖鱼篓、篮子等竹制品。他说,本地会织簸箕、鱼篓这种竹制品的人几乎没有了,今天所卖的这50多个竹制品,是他半年多来利用休息时间赶制的。
市场的入口处,广西贺州蔬菜良种批发部的桂红广已摆好摊位,正在向顾客介绍他带来的农产品种子。因为他所经销的甜蜜本南瓜种品质好,松柏本地顾客特意邀请他过来参加赶鸟节。上午10点半左右,他所带的数百件产品便卖光了。
“赶鸟节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非常齐全,除了楼梯、苗木、刀具等平时经常用到的物品外,还有蓑衣、量米筒、牛套头等现在较少使用的东西,甚至还有接酒筒。”江华县白芒营的老陈每年都参加赶鸟节,这次他卖的是自做的鸟笼、拐杖、量酒竹筒等。
松柏瑶族乡是江永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瑶族乡。每年万人以上参加的松柏“赶鸟节”,展现了湘、桂边邻数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风貌,为瑶乡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来源:红 网
作者:首积亮
编辑:刘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