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快开学了 近两成孩子“心情烦躁” 专家来支招

  长沙晚报记者 唐江澎 实习生 廖平

  连日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等科室的“小病号”比前段时间增加了约两成,多数孩子的症状相近,表现为情绪低落、困倦乏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随着新学期临近,因为假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导致一部分孩子出现“暑假综合征”的症状。专家表示,在开学前的7-10天,应该让孩子回归正常的作息,调整生物钟,舒缓情绪。否则,孩子上学后容易出现上课走神、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对开学表现出恐惧情绪,心慌意乱无法适应。

  案例

  A 小男孩玩游戏到凌晨不睡

  再过10余天就上小学六年级的果果(化名)是独生子,家住芙蓉区的爸妈工作忙,暑假便将果果放到了湘乡的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难得和孙子相聚这么久,对果果特别宠溺,电视任他看,游戏随他玩,零食饮料更是不离口。

  前两天,考虑到快开学了,妈妈将果果接回长沙,发现孩子玩电脑游戏到凌晨还不肯睡觉,白天则是睡到12时左右才起床,并且一起床就看电视、吃零食。爸妈让他做作业,连续做半小时都很难坚持。果果妈妈有些着急了,昨日带着果果来到湘雅二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进行咨询。

  B 小女孩旅游回来不做作业

  和果果妈妈一样担心的还有家住天心区的王先生。他的女儿圆圆(化名)即将上三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不错。

  8月初,王先生带着她和家人去北京旅游一星期,圆圆玩得很开心。本想着旅游回来后,让圆圆收收心,好好完成暑期作业。没想到圆圆总是开小差,做作业要花很长时间,作业的正确率也比上学期结束时差了很多。眼看就要开学了,暑假作业却完成不到三分之二。

  现场

  “小病号”扎堆心理咨询

  连日来,记者在省会各大医院的儿保科和心理咨询门诊看到,类似果果、圆圆这样患有“暑假综合征”的孩子不在少数。

  昨日,记者在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医师张燕博士的诊室门口就看到这样一幕:一位中年女性拖着一个极不配合的十一二岁的男孩,一开门就对医生说:“医生,我儿子现在不肯做作业,还说不肯去读书了。他爸爸打他骂他,他反正就是不学习,打骂得厉害了就说要离家出走。您能帮帮他吗?”

  张燕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结束前的一两个星期,都是少儿心理门诊最集中的时候,其中相当一部分孩子都是“假期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因为暑假时间更长,“暑假综合征”表现更为明显。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保科、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记者看到来就诊的孩子同样不在少数,他们的主要症状都表现为做作业精神不集中,表现出焦躁情绪等,有的甚至出现了头痛、乏力、胃肠道反应等症状。

  调查

  多数受访学生暑假晚睡晚起

  中小学生的“暑假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连日来,长沙晚报记者通过在中小学生较为集中的场所发放问卷以及网络问卷的方式,对此进行调查,并抽取了其中20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

  调查显示,在假期里,相当一部分家长放松了对孩子作息的严格管控,中小学生普遍比上学时睡得晚一些,起得也晚一些。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起床时间在8-9时的最多,占37.5%;其次是7-8时,占27%;7时前起床的人仅占18%;甚至还有小部分中小学生起床时间在11时后。不仅仅是起得比上学时晚,相当一部分受访者晚上睡觉时间也明显推迟,其中37.5%在22-23时,19.5%的受访者入睡在23时以后。

  “作业拖延症”也是“暑假综合征”的典型特征。调查显示,距离开学只有10余天了,40.5%的受访者暑假作业尚未完成。

  超半数孩子参加了培训班

  一部分家长不希望假期孩子闷在家里,丢掉了之前养成的学习习惯,所以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或兴趣班。调查显示,54.5%的孩子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其中体育类的如篮球、游泳、跆拳道等占到参加培训班的孩子的60%以上;参加文化课培训班的孩子中,52%为每天1-3小时,34.5%为每天1小时之内,9.5%为每天3-5小时,也有少数人每天5小时以上。

  由于在假期里玩嗨了或学猛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19.5%的受访者表示出现心情烦躁、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12.5%的受访者表示感到身心疲惫、昏昏欲睡,8.5%的受访者表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还有极少数受访者感到食欲不振、睡不安或头晕乏力、肠胃不适。

  分析

  假期不良生活方式扰乱生物钟

  “出现‘暑假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暑假中不良生活方式打乱了生物钟的节律,造成生物钟的错点。”张燕表示,一方面,家长放松了对孩子作息时间的监管,一些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孩子的空闲时间多了,如果不是有规律地安排其学习和生活,也会导致孩子生物钟的错点。

  调查显示,受访中小学生每天的娱乐活动(多选)中,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看电视、玩手机、看书、旅游、运动、玩电脑游戏、走亲访友、逛街、玩iPad。其中,看电视占70.5%,玩手机占48.5%,对电视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凸显。

  张燕表示,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太多的时间管孩子,对孩子的监管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把孩子整天关在家里,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看电视就看,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便会整天睡眼蒙眬、无精打采,而且可能影响肠胃功能;另一种是放任,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过分沉湎于影视、上网、同学聚会等,常常玩到深更半夜。这两种极端的方式,都容易导致孩子患上“暑假综合征”。同时,因为经历了散漫休闲的假期,网络、游戏、电视剧,以及外面精彩的世界,比起繁重的作业和枯燥的学习有趣多了,一部分孩子难免会对开学产生抵触,出现厌学等情绪。而一些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够好的孩子,更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提醒

  开学前7-10天请让孩子收心

  家长怎样帮孩子避免“暑假综合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师蔡亚宏提醒家长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引导孩子,谈谈学校、同伴和新学期,多说欣赏和鼓励的话,不要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在开学前7-10天,应该给孩子“收心”。

  蔡亚宏表示,克服“暑假综合征”不能操之过急,要提早准备循序渐进。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陪伴。家长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打骂。让孩子能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并且一起互动,带着孩子读书、做家务、做运动。

  其次,可以制定合约制度。和孩子共同规划好假期剩余的时间,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每天严格按规定和要求执行,并每天监督检查,给孩子适当的鼓励。

  第三是改变家庭氛围。关掉电视电脑,家长回家不盯着手机,给家庭制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选择一些书籍,和孩子一起阅读,慢慢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或者大家都安静做着自己的事,孩子做作业,家长安静看书或工作。

  此外,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家长应合理分配三餐食物,荤素搭配,不要刻意为孩子做他喜欢的菜式,也不要随孩子吃各类不健康的零食。循序渐进帮孩子改变睡眠不良习惯,晚上9时后就要关暗家里灯光,不再大声说话或看电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给孩子制定运动计划,每天适当运动出汗,改善“暑假综合征”的各种困倦和乏力。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江澎 廖平

编辑:张钰茜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