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辉煌五年】江华瑶族自治县近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民族之花在瑶山绽放

  ——江华瑶族自治县近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 王少军 李光平

  过去五年,江华瑶族自治县按照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抢抓机遇、奋发进取,克服思想观念陈旧、宏观经济下行、基础设施较落后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左图:新型能源产业——九恒工业园 李晓菁 摄 中图:电子信息产业——晟瑞电子生产车间一角王少军 摄 右图:农产品加工产业——栋梁木业生产的环保型居家木楼王少军 摄

  ——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全县完成GDP 93.03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幅12.0%;财政总收入9.61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幅29.2%;规模工业增加值23.06亿元,是2010年的3.8倍,年均增幅21.2%;固定资产投资94.22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年均增幅30.9%。GDP、财政总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创先争优成效显著。绩效评估考核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2012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快县”;2014年被评为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2015年被评为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前十位县”;“十二五”期间荣获国家级荣誉34项、省级荣誉73项。绿色农业不断壮大。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绿色有机理念被广泛认同,有机水果、有机茶叶、有机稻,优质玉米、食用菌、生猪、烟草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种养大面积推广。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认证97个。新兴工业势头强劲。五年来,投入18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七通一清”。五年来,全县共引进项目188个,累计利用外资3.95亿美元、内联引资194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3.7倍、4.6倍。引进了13家上市公司和集团在江华投资办工业,重点培育了以九恒集团、华讯电子、晟瑞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九恒新能源、中国风电等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产业,以五矿稀土、正海磁材等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以海螺水泥、海螺塑编、紫东建材等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以坤昊实业、锦艺矿业、金宏光科技为代表的矿冶循环产业,以栋梁木业、温氏饲料、同丰米业为代表的农林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新增产能1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生态文化旅游精彩开局。“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已深入人心,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生态县,生态资源得到较好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被评为“湖南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全省十三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盘王大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创建2个3A级旅游景区和20家省级乡村旅游点,新建5家三星级以上酒店投入运营,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每年举办瑶族盘王节,成功举办了60周年县庆,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栏目成功直播,进一步打响了“神州瑶都”旅游品牌,旅游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道贺高速永州段建成通车,207国道改造全面完成,7条旅游公路、白福公路、沱江大桥、古芝江大桥、江渡大桥建成通车,新建农村公路980公里,S355、X081复建已全面开工,沱涔一级公路即将动工,“十二五”期间完成交通建设总投入14亿元,基本形成了“外通内畅”的交通格局。“十二五”期间小水利总投入6亿元。投资1.3亿元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投入1.9亿元加强移动通信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县城面貌有较大变化。“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总投入116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14.9平方公里,五年增长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0.3%。滨江大道、瑶都大道、城北大道建成通车,拉通了县城五条断头路,县城发展的框架已拉开。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白改黑”、亮化、美化提质改造。新建和改建了滨江公园、烈士公园、金牛湖公园、豸山公园等八个城市生态公园,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县城。生态、宜居、幸福城市初步显现。要素保障有较大提升。201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35.9亿元,增长28.2%,增速排全市第一;贷款余额为73.3亿元,增长44.9%,增幅排全市第二;新增存贷比76%,排全市第三,有力支持了经济的发展。发展活力有较大增强。全面深化行政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社会治理机制等重点改革,改革创新红利进一步释放;创造了政策、园区平台、要素保障、发展环境、政务服务、体制机制等优势;开放型经济发展提速,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五年获得市先进。

  ——民本民生较大改善。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50元,分别是2010年的1.5倍、3.2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8.4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同步。全面小康监测总体实现程度为90.4%; 4.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取得阶段性成效。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2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万人;累计征缴、支付各项社保基金分别为10.1亿元、12.9亿元;新农合累计补偿221.56万人次,补偿金额6.1亿元,参合率达到99.49%;发放城乡低保金2.3亿元,实现应保尽保。新建廉租房、公租房6000余套、棚户区改造7382户;完成农村安居工程10202户;完成灾后重建323户。建立了良好的教育激励机制,尊师重教得到加强;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建成合格学校(园)71所,县城新增初中和小学学位9700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8‰,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到位;五年投入1.9亿元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深入推进“平安江华”建设,2013年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连续十年被评为“省平安县”,三次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始终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政策得到落实,民族经济得到发展,全县没有发生一起涉及民族关系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重大边界纠纷,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成功举办了两届“湖南海联三湘(江华)行”活动,湖南海联江华产业园发展迅速。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台、中南大学等对我县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移民安置稳步推进。县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尊重广大移民的合理诉求,提请上级对移民安置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争取到了最好的移民政策。创新了“政府主导、尊重移民意愿”的相对集中安置、长效实物补偿、“三结合”的安置方式;建立了移民理事会,确保了移民意愿实现,确保了移民工程质量。优化后的移民安置方式符合广大移民的利益,得到了高度认可和支持。广大移民干部严格落实“十包”责任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移民工作中。目前,六个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移民安置房建设、库区专项设施复建、小水电处置等工作正围绕既定目标任务有序推进。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江华近几年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干部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全县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干部群众的心气顺了、发展的底气更足了,形成了为江华的尊严和光荣而奋斗的精气神。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树立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全县上下“学先进、争先进”已成为常态,形成了“时不我待、使命在我、只争朝夕”的赶超意识,树立了“事在人为,别人能做到的江华也能做到”的雄心壮志。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牢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筑牢了党的舆论阵地、思想阵地、宣传阵地。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村级保障进一步提高,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责,法院、检察院依法行使职权,党管武装工作得到加强,残联、工商联、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全县营造了同心同德、心齐气顺、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建立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香草源,竹林松杉掩映着的瑶族山寨。这里有散落山间、抱朴守拙的瑶寨木楼,有独具一格、世代传承的高山瑶俗,有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世居山民,令误入桃源深处的外人流连忘返。蒋江平 摄

长鼓是瑶族人民的“灵魂。” 瑶家逢过新年、农历十月十六“耍歌堂”、喜庆丰收等场合,青年歌贵们即兴而跳,一呼百应,龙腾虎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图为江华60周年庆祝大会上,瑶家儿女手持长鼓,庆祝欢呼。 李忠林 摄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王少军 李光平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6/09/26/211002.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