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基金行业快速扩张,截至11月末,资产管理总规模产品同比增加8.46%,基金产品数量增加三成。QDII基金成为2016年业绩最佳基金类型,FOF、沪港深基金等创新产品也在年内落地,为基民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
QDII基金为投资者赚取收益最多
美元持续走强、港股估值修复、大宗商品转牛……投资海外资产的QDII基金抓住了“机会”,并成为今年基金行业的业绩明星,为投资者赚取的收益也是最多的。
大泰金石识基研究院数据显示,排名前三位的中银标普资源等权重指数、华宝兴业油气、上投摩根天然资源混合QDII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均在40%以上。
截至11月末,QDII基金以7.07%的整体业绩位居各类型基金之首。同期股票基金下跌7.76%、混合基金下跌4.97%。债券基金则呈现震荡走势,年内纯债基金平均收益为2.98%,混合债券基金平均收益为1.06%,可转债基金业绩平均收益为-11%,仅3只收获正收益。
“由于多数QDII基金不做汇率对冲,所以受益于美元升值,收益率涨幅显著。”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表示,QDII今年另一大收益来源则是原油和黄金。
公募产品创新频频落地
基民在2016年也迎来了一批创新公募产品,如公募FOF年末落地、沪港深基金成为QDII之后居民海外投资的第二窗口、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委外基金也正在重塑公募生态圈。
2016年11月下旬,首批基金中基金(FOF)基金经理资格注册申请批复陆续下发相关基金公司,不少基金公司第一时间就启动了产品申报流程。11月29日,第一批基金公司拿到了证监会下发的接收凭证,意味着FOF基金产品的大幕即将打开。
尽管深港通于12月正式启动,但沪港深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就迎来爆发期。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47只沪港深基金成立,仅11月份成立的就超过10只,另有20只沪港深基金申请发行。
委外业务的突飞猛进也使得委外基金成为今年基金市场的焦点。业内人士介绍,公募基金委外业务当下的主要参与者为商业银行,另有保险、券商等资管机构。银行委外资金大量流入公募基金或专户产品中,使今年新发基金产品的机构持有比例大幅上升,搅动了基金公司排名座次。
“去通道化”业务监管升级
从分级基金、保本基金的收紧到基金子公司新规落地,基金行业“去通道化”的监管思路在2016年集中呈现,业内人士也寄望未来基金公司业务比拼重回“主赛道”。
今年上半年保本基金受到热捧,8月证监会出台修订《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适度控制保本基金规模,降低行业风险。
2016年11月沪深两地交易所正式发布《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并将在2017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指引执行后,对分级基金的规模、流动性、投资价值等将产生较大影响。
12月证监会正式下发《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新规倒逼基金子公司减少通道业务,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红利也将告终。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升级是为了避免发生较大规模的风险事件,让机构回归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股混基金仍然有配置价值
“从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看,有企稳向好趋势,预计明年经济大环境比较稳定,通胀预期下对股市来说较为有利,因此,股混基金可能会有较多机会。”但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同时提醒,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背景下,传统落后产业要更新换代,债券违约概率增大,债市或难见趋势性行情。QDII基金明年盈利或逊于今年。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分析师桑柳玉表示,明年投资方向可继续关注改革和财政政策发力的受益板块,如PPP+、一带一路、国企改革、债转股等。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张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