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市财政局近五年工作综述

  大笔如椽书写财政新篇章

  ——永州市财政局近五年工作综述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财政,是一个城市的命脉,城市的一切职能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五年来,永州市财政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好“增收、发展、民生、改革”四张牌,充实“仓廪”渐入佳境,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成就辉煌的答卷。

  增收,是财政永恒不变的主题

  “穷市”巧当家。

  对于永州这样一个经济总量小的地级市而言,增加财政收入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近五年来,永州市财政局通过兴财源、抓征管、重争取等方式,着力壮大财政实力,我市税源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税收过亿元企业发展到6户,5000万元到1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3户,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106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2013年,我市跻身全省财政收入“百亿俱乐部”;2014年,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2015年,迈入全省财政收入第二方阵;2016年,我市财政收入向150亿元台阶迈进,收入增幅排名全省市州首位。

  一串串数字,见证着永州财政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

  五年来,在永州财政人的努力下,全市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攀升,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能力得到提升,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发展,为幸福新永州打下坚实基础

  栽下梧桐树,为引金凤凰。如何发挥好财政支持经济的杠杆作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是永州财政人面临的重大课题。

  五年来,我市各级财政大力支持园区等发展平台建设,通过设立和扩大各类产业发展资金、给予贴息和补助、整合专项等方式,投入7.5亿元,推进实施工业发展“四年倍增”计划、“十百千工程”项目建设等发展战略,支持建成12个省级工业园和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促进了园区集聚能力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全市实施PPP项目18个,总投资468亿元,不断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市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预算安排工业发展、农业发展、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科技发展、招商引资等13项产业及社会发展资金1.44亿元,支持产业基地、支撑体系和社会事业建设;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长丰猎豹新产品研发及技术改造,兑现长丰猎豹汽车“购车补贴”款403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财政资金3.95亿元,支持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以及县区自建各类农业产业园区等建设……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支出精准着力,卓有成效地促进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幅幅务实的画面,一项项得力的举措,一次次的财政投入,为建设和美幸福新永州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生,让百姓享受财政的阳光雨露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扫描永州财政的民生账单,2016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9.8%,比2011年末提高了4.5个百分点,永州市财政局交出的答卷让广大群众倍感欣慰。

  日前,我市祁阳县下拨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农机作业补贴,首开全省农机作业补贴先河。农机大户邓根智在申报补贴时,高兴地说:“近些年来农民购机有补贴,如今用机又领补贴,我们这些农机户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五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集中财力向精准扶贫倾斜、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支持各项民生工程,让全市人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

  “三项优先”深入推进。教育支出由40.04亿元增加到67.06亿元,年均增长8.6%,支持新增城区学位8.51万个,建成合格学校564所,“三名”工程稳步推进,助学体系覆盖各教育阶段;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32.65亿元增加到63.15亿元,年均增长14.1%,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二连增”,支持五保、低保、优抚提标扩面,促进新增就业71.4万人;节能环保支出由4.18亿元增加到9.45亿元,年均增长17.7%,有力推进了湘江流域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日趋完善。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由20.36亿元增加到42.55亿元,年均增长15.9%,新农合、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重大疫情得到及时有效防控。住房保障支出由5.56亿元增加到26.98亿元,年均增长37.1%,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12.54万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同时,全市各级财政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搞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文化、社区、环保等公共服务,全力保障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交通模范城市等中心工作,城乡统筹、文化强市、平安永州、精准扶贫等事业都得到了有力保障。

  这五年,是民生投入力度最大、改善最明显、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永州市入选中国幸福城市20强,上榜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在永州财政人的辛勤耕耘下,一幅“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和谐画卷正在徐徐绘就。

  改革,成为财政发展的巨大引擎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财政工作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改革。五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把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作为财政工作的总要求和总纲领,春潮竞相涌流,次第开花。

  收入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初步建立。我市财政部门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出台重点招商项目税收分享办法,调动了市县两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严格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细化非税收入执收成本核定,创新非税收入收缴方式。

  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2012年起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将单位的所有收支,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

  绩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初步构建了“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初步建立,评价结果得到有效运用。

  财政管理体制大胆创新,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建设性探索了政府性债务管理举措,通过实施存量债务置换,严控新增债务,防控了财政风险。PPP模式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运营良好,6个被纳入全省示范项目,1个入选财政部示范项目。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改革创新,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勇气,更需要敢于担当的智慧,永州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巨大引擎。

  把握机遇,奏响新的长征集结号

  仓廪实而天下安。国富民强是每个财政人的梦想,纵览近年来永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城市面貌华丽蝶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永州财政人的运筹帷幄下,永州正焕发出旺盛生命力。

  百舸争流千帆竞,长风破浪正当时。五年弹指一挥间,永州财政人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他们将牢牢把握当前任务与机遇,奏响新长征的集结号,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永州、加速全面建设品质活力新永州注入更加强大的活力,为“力争在建设美丽幸福新湖南的生动实践中走在前列”提供坚实财力支撑!永州日报记者 黄玲玲 成丹丹 通讯员 邓楚才 周祖杰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黄玲玲 成丹丹

编辑:刘林霞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