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老曹和往常一样,再次来到家乡的小河边,但这一次,他不再是打渔,而是和老伴一起过来晒太阳,享受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老曹曾经是一个渔夫,家住冷水滩区楚江圩,就在楚江河边,打渔的收入曾是一家生活最重要的来源。这条河流也一直哺育着沿河的百姓,作为湘江在冷水滩地区的一条重要支流,每到干旱季节,群众们都会筑起拦河坝,拦水浇灌稻田。炎热的夏季,这条小河还是孩子们玩乐的天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条小河的下游,一直是附近的商业集散中心。解放初开始,它已是零陵地区棉、纱贸易的集散地之一,街道上,商铺林立,有“九街十八巷”之说,几十里外的客人都会来到这里赶圩。即便如今走在街道上,还能依稀找到很多当年的痕迹,老旧的卫生院,木质建筑的客栈、商行,世世代代理发为生的理发师,此外,还有电影院、老作坊,甚至还有最老的中国银行。在街道两边,你能看到老人们坐在门前,悠闲的抽着烟斗,仿佛还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现在国家提倡保护河流了。”老曹感叹,进入新的时期,政府开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规模的捕鱼不仅被逐渐禁止,河流两岸也开始兴建起坚固的河堤,两边陆续种上各种绿化树种。老曹如今也不再卖鱼了,他开始转行做苗木生意。
在冬日明媚的阳光下,一副小桥流水的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老曹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把村里的客栈、门楼、影院完好的保存下来,把儿时的记忆保留下来,让它们散发出时代新的活力。(永州日报 记者 胡纯亮)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胡纯亮
编辑:张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