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晨风:解开思想上的“结”

  解开思想上的“结”

  ——二论反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切实际现象

  晨风

  不修大马路、不建大广场,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尽管中央和省委对此三令五申,但这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却屡禁不止。分析背后的成因,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不顾实际需求、不顾自身实力盲目修大马路、建大广场,首先是传统思维在作祟。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在一片“要想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的口号声中,迅速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从而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大变化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提高。从没钱搞建设、到举债搞建设,正是当年这一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让地方政府尝到了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甜头。

  凡事须有度,过了,矛盾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具体到湖南来说,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6000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公里,再依靠基建投资来大幅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潜力都不是很大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之所以现在一说到推动发展,不少地方仍习惯于盲目铺摊子、抓基建投资,根源在于一些干部还没有解开思想上的“结”,对新发展理念悟得不透,没有从粗放发展、粗放管理的老路中走出来。甚至有的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总认为抓基建项目是人求我、见效快,不仅养成了不讲科学、不惜民力、大手大脚的坏作风,还成为基建承包商围猎的对象,导致腐败问题频发。

  思想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一些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法手段不多。比如,杭州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给城市装上“数据大脑”,有效提升了道路利用率,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反观我省不少地方,一说到堵车,不是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却老想着拓宽甚至新建道路。由于缺乏系统思维和精细管理,道路越修越多、越拓越宽,交通却越来越拥挤,最终形成了“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低效循环。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道路交通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各类道路的通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数字化,既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才会行动自觉。如果思想观念不转变、体制机制不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会沦为一句口号。今年,省委下决心对各市州重点工作绩效评估进行改革调整,把考核的“指挥棒”指向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党的建设、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其目的就是坚决摒弃“唯GDP论”,破除依靠基建特别是城建投资拉动增长的路径依赖,加快从土地财政的思维惯性中走出来,实现由经营城市向精明增长的理念转变。

  解开思想上的“结”,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和水平,这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亟待解决也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