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人创业”竟被利用

“我轻易地相信了陌生人,以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帮别人创业,一百多条考生的电话号码我就发给她了,没想到被犯罪分子利用,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在才知道自己的纪律规矩意识多么淡薄……”

这份检讨书,来自新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张某。他身为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却轻信陌生人,泄露因工作掌握的内幕信息造成不良后果。

近日,记者通过采访,还原了张某出于“好心”却被别人利用的经历,给更多人以警醒。

“陌生人”的来电    

今年37岁的张某,2016年进入新田县人社局工作。

2017年7月,新田县面向全国进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张某被安排负责考生报名资格审查的信息复核工作。7月底,公开招聘考试开始报名,地点设在县委党校一楼,张某负责登记考生相关信息。

报名第二天,一个陌生女人通过电话找到张某,并自称是考生,以“咨询考试问题”为由不停地邀约张某一起用餐。

对于对方频繁的电话骚扰,张某很是反感,没有理会。晚上7时许,张某晚饭后散步,电话又打了进来。这一次,张某禁不住对方的纠缠,答应其在附近一家餐厅会面。

10多分钟后,对方来到餐厅,说自己名叫“阿灯”,是郴州某学校教师,并经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希望得到考生的电话号码及信息,方便招生。“阿灯”向张某倾诉自己创业初期的艰难,不断恳求其帮忙,并承诺会付出酬劳。

张某轻信了“阿灯”的“表演”。“我不需要,我不缺这个钱,我就是同情你才答应你的。”在 “阿灯”递来红包时,张某豪气地拒绝了。    

“好心”反帮了作弊团伙

报名第三天一大早,张某来到报名大厅,将自己登记的10多张考生信息登记表用手机拍成照片,通过微信悉数发给了“阿灯”。

这些登记表,包含了一百余条考生信息。

“我是因为同情你创业艰辛,才将考生信息透露给你的,可千万不能把这些信息泄露出去了。”随后,张某还不忘叮嘱道。

随后,拿到信息的“阿灯”就此消失,自认为做了件“好事”的张某也松了口气。

直到2017年8月,公安机关在净网专项行动中,查获一个在新田公开招聘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团伙,顺藤摸瓜找到张某问询情况时,张某才得知自己一时大意造成了严重后果。

原来,“阿灯”系组织考生作弊团伙临时请来开展“招生”工作的。该团伙通过掌握的考生信息与考生进行联系,协商通过接收器发送考试答案,帮助考生通过考试后,考生支付一定费用。

“我们发现招生的工作人员中,这个张老师最好说话,就打算从他这里突破。”被公安机关查获后,“阿灯”告诉民警。

泄露信息终挨处分

“招考工作会议强调,考生信息不能外泄,注意工作纪律。当时我觉得就是一个电话号码,能帮助一下别人也没关系,以为只是一个培训机构,没想到会被对方拿去作弊、拿去犯法。”得知自己被“套路”后,张某既羞愧又懊恼,“自己怎么忘了考务会上强调的‘纪律规定’?”

张某主动到公安机关配合调查。根据县公安局移送的案件线索,新田县人社局成立核查组,对张某涉嫌泄露工作中掌握的内幕信息问题进行了初步核实。2017年11月,经县人社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对张某的违纪行为进行立案审查。2018年3月,张某受到警告处分。

 ■采访手记

这种“好心”不可取

张斌 陈斯哲

拥有一颗“热心肠”本是桩好事,但张某作为一名关键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明知纪律要求却“耳根子软”,将纪律规矩抛诸脑后,终因被人利用落个被处分的结果。

张某案告诉我们,这种以违纪违法为前提的“好心”不可取。要知道,任何“好心”,都应该以纪律法律为准绳,“好心”也不能办违规事。张某“好心”违了纪,说白了还是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心里缺少了对纪律法律的敬畏,行动上出现放任,是“好人主义”在作祟。作为党和国家公职人员,我们出于好心答应帮助别人办事之前,要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规违纪违法,是否符合社会公共价值,会带来什么后果,只有时刻紧绷“纪法之弦”,以纪律规矩和国家法律作“导航”,才不至于误入歧途、得不偿失。(记者 张斌 通讯员 陈斯哲)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斌 陈斯哲

编辑:周文君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