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蓝山县荆竹瑶族乡新寨村,驻村干部在贫困户赵新发家核实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赵新发一家享受了危房改造扶持政策,新房子正在进行装修。
11月23日,蓝山县荆竹瑶族乡蒲林村壮古源组,县老干局帮扶干部在贫困户邓吉凤老人家核实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邓吉凤一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
李勇 赵新富 李先志 杨雄春
夜色下的湘江源头,流水潺潺,鸟雀和鸣,干部走村串户的脚步轻盈。他们夜宿农村,主动问民情、访民苦。所到之处,干群和谐,如沐春风。
蓝山县聚焦脱贫攻坚,彻底转变干部作风,将干部住村要求简化为“2468”,即:县处级干部每月住贫困村2天、正科级干部住4天、乡镇党委书记住6天、乡镇干部住8天,既利于干部对照执行,也方便群众监督。
驻村与住村一字之变,却是大写的担当。今年来,蓝山县55名县级领导、1753名党员干部职工把老百姓当亲戚,当家人,与43个贫困村、6752户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解决实际难题1万余件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
干部的询寒问暖声,老百姓欢快的笑声,乡间虫鸣声混合在一起,在三蓝大地奏响了一曲脱贫攻坚砥砺奋进之歌。
11月23日,蓝山县荆竹瑶族乡蒲林村,县公路局扶贫干部在贫困户李美秀老人家走访谈心,商谈下一步脱贫计划。今年,李美秀一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进了新房。
11月24日,蓝山县新圩镇株木水村,镇党委书记(右二)正在查看自来水管备料和铺设情况。株木水村实施的自来水改造工程从毛江水库引水,目前正在加快主水管铺设。
转变干部作风的宣言书
下基层并不难,难的是下到底、帮到位、常坚持。
曾有段时间,蓝山县一些干部“驻村”不“住村”,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村里,驻村扶贫效果打了折扣。
“干部从群众中来,却不到群众中去,岂不是咄咄怪事!”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坚决遏制这种脱离群众的苗头。
为此,蓝山发出思想作风大转变大提升的动员令,在县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至少联系帮扶1个贫困村的基础上,全面推行“2468”干部住村工作制度,使干部驻村帮扶变“过客”为“常客”。
为确保走访不扰民,蓝山县根据当地老百姓白天农忙晚上在家的特点,要求驻村干部夜宿农家,结合脱贫攻坚,开展系列走访活动,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真实情况,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自此,蓝山干部带被子、洗漱用品,轻车简从,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蔚然成风。
“真是没想到,这么晚了,县委书记还冒着雨,走五六里山路来看我们……”4月23日晚9时,蓝山县祠堂圩镇老婆源村桐梓坪自然村,76岁的詹孝清夫妇兴奋地告诉来访的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在驻村扶贫干部帮扶下,家里收入来源多了,自己还成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很快就能住进县城里的新家。
走访完几家贫困户后,已是深夜11时30分。秦志军又忙着与该村的帮扶单位、镇村干部、扶贫工作队的同志召开驻村扶贫工作座谈会,商讨整村脱贫的对策。
“附近的小水电站被洪水冲毁发不上电,导致双河村供电不稳,第一件事就是要组织村民实施农网改造,把供电线路换成大电网。”4月9日,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夜宿深度贫困村毛俊镇双河村,为村里开出一剂剂“扶贫药方”拔“穷根”。
1组村民朱树生因缺乏劳力和技术致贫,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去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山下的新房子,家里还养了6头黄牛,增收在望。“还是党的政策好!”向秦志军说起家里的新变化,朱树生笑得合不拢嘴。
顶着满天星光,秦志军沿着山路到贫困群众家里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听意见,探索双河村脱贫致富“金钥匙”,不让一户贫困群众掉队。
蓝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魏和胜同样多次夜宿荆竹瑶族乡、湘江源瑶族乡,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活动。4月12日晚,他在距离县城90余公里的荆竹瑶族乡凌江河村召开扶贫座谈会时,针对部分村组未通水泥路、供电不正常等问题,要求相关部门立即改善全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目前,凌江河村沿河风光带、通组道路、村级活动中心等基础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县委书记、县长率先垂范,各级干部紧跟其后,纷纷采取夜宿、早晚走访、电话预约走访、田间地头走访所有在家的贫困户,打电话、发短信、聊微信等方式走访外出务工贫困户,摸清致贫原因,建立走访台账,提出解决方法,制定帮扶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蓝山紧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统一制作了精准扶贫手册、“三走访三签字”民情日记本,明确驻村的工作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建立了走访对象、所驻村支部、派驻单位三级签字制度,做到走访工作全程留痕。
同时,该县县委办督查室和县政府办督查室、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成立了专项督查组,通过入户问询、实地检查、电话查验、固话回复、视频通话和微信定位等途径,每月对驻村工作队员和结对帮扶责任人进行抽查、通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倒逼驻村干部用心绘制“民情地图”。
人是越走越熟,亲戚是越走越亲。选派干部住村,成为蓝山转变干部作风,重塑干群“鱼水情”的宣言书。目前,该县干部帮扶解决贫困户易地搬迁、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医疗救助、生产生活等实际难题1万余件次。
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
“以前,村民有个急事了,半天都见不到干部的人影。”村民们说,自从县里推行“2468”干部住村制度,干部们都下乡住村来了,干部与大家的联系越来越多了……
“干部成了百姓家的‘串门常客’,彼此推心置腹,各种工作也就好做了。”蓝山县委书记秦志军说,干部住村,接地气,去躁气,长才气,解决了棘手难题,干了不少实事,提升了蓝山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蓝山县从规矩破题,以制度创新,狠抓关键少数,重唤“赶考”意识,干部在土地上摸爬滚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群众中问计寻策,思想上脱胎换骨,工作作风焕然一新。
蓝山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蓝山用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风清则气正,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如今,走在三蓝大地,你都能找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鲜活实例。
11月23日晚,蓝山县荆竹瑶族乡凌江河村,县政府办扶贫干部在群众家夜访,围着灶台讲解扶贫政策,帮助群众实现早日脱贫增收。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宣传队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等靠要”“不愿意脱贫”等思想问题的背后,是动力不足的问题。
驻村工作期间,蓝山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讲精准扶贫惠民政策,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以贫为荣等落后思想,激励引导他们勤劳苦干,自力更生。
今年来,蓝山县共有43支帮扶工作队进村帮扶,通过开设“扶贫微课堂”,向贫困群众面对面宣讲扶贫知识和政策,目前已组织2000多名党员干部进村开设“扶贫微课堂”300余场次,培训群众6000多户。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须立足实际,综合施策,不能走“给钱给物”“千户一策”的扶贫老路。蓝山县采取“一户一策”制订帮扶计划,为贫困群众开出“扶贫药方”,组织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实施通讯、电网、村道、饮水等基础设施改造。
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名宣讲员,一支帮扶工作队就是一个宣传队。蓝山县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唤起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角,在辛勤劳动中收获自尊、收获信心。
今年9月,在汇源瑶族乡湘蓝村驻村干部的支持下,贫困户冯乔古筹集6万元资金,买回机器,租好厂房,办起了手袋加工厂。
当冯乔古面临资金周转不足,该县就业服务局和住村干部主动上门,提供产业扶贫贷款政策支持。冯乔古铆足干劲,专心打理,工厂很快走上正轨。“如今每月可加工皮具产品上万个,月产值近10万元,今年脱贫摘帽没问题。”冯乔古信心满满。
蓝山县还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激发活力,推动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作贡献。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43个贫困村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采用“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坪源村等11个贫困村,规模发展中药材、黑山羊、猕猴桃等特色种养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驻村干部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现在我们开会有人来了,讲话有人听了,办事有人跟了,支部书记当得越来越有样子了。”得益于驻村干部狠抓基层党建工作,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江源村支书赵雪旺组织发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创办江源道地药业种植合作社,并安排了8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帮助贫困户增收,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
目前,蓝山县共种植生姜2800亩、食用菌210万棒、猕猴桃2000亩、中药材3610亩、茶叶2万亩,带动贫困人口1100人;在平丘区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粮食、烤烟、蔬菜、水果等产业,种植水稻24万亩、香芋2万亩、葡萄0.9万亩,柑橘1.2万亩,带动贫困户1975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释放内生动力,真正做到“离开拐杖也能走路”。
蓝山现在14个乡镇开展了16期产业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并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在所城镇侧重猕猴桃种植、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在毛俊镇主讲香芋种植、肉鸡养殖技术培训;在楠市镇突出柑橘种植、山羊养殖技术培训,一个月内培训扶贫对象2003人。
与此同时,蓝山县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培育脱贫先锋、致富能手、身边好人等方式,提振了“脱贫光荣”的精气神。全县300余名农村党员领办创办带富项目300多个,帮助6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一些原本思想消极、精神懈怠的贫困对象弄明白了,只要肯跟着党组织干,长期稳定收益可期,远大于贫困状态下的收益,谁还愿意一辈子守着穷苦过日子。
一个个贫困家庭发生惊喜变化,一个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大家的心更齐,干劲更足了。
2017年,蓝山县减贫1164户5151人,8个贫困村顺利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83%下降至3.48%。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这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
如今在蓝山,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头等大事。一名名基层党员干部创新进取、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党建促发展、党建保稳定、党建惠民生的生动画面。
党的政策精神落地的播种机
蓝山县把干部住村的过程,作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全过程。
村里来了一支攻坚克难的铁队伍。
蓝山县从县直单位选派44名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130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实现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两个全覆盖”,并对精准扶贫不履职或不在状态的干部实行召回制度,确保工作队员真住村、真帮扶、有成效。
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在扶贫领域干部作风督查中,共通报11期,处理163人,以强有力的作风建设护航脱贫攻坚,确保“2468”住村制度不成为“稻草人”。
村里选出了一个结构优活力强的村“两委”班子。
换届选举时,蓝山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筑牢基层基础。43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中,45岁以下比例达到了55.8%,大专及以上文化比例达到了30.2%,“两委”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同时,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实施“能人回引工程”“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确保每个贫困村储备1至2名后备干部,打造了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队。
驻村干部常往农村跑,到农家住,用乡音传党音,成为党的政策传薪播火的坚强力量,落地生根的播种机。
自此,蓝山“2468”住村工作制度已搭建了一套用制度追着干部跑、让干部围着群众转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村舍农家,每天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塔峰镇雷家岭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观光农业,县农业委主动派赵良古等农技员住村提供技术帮扶,帮助合作社连片种植粉芋、莲子、紫茄、油葵等特色农作物5000多亩,打造舜水田园综合体,并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在县农业委、农开办等部门的帮扶下,合作社不但把粉芋、菜心等蔬菜销到了东盟一带,还吸引大量游客体验田园生态旅游,有效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今年“十一”长假期间,舜水田园综合体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今年,舜水田园综合体年产值有望突破1千万元。
“接访”变“下访”。蓝山县将“2468”住村工作制度打造成倾听民情民意的“绿色通道”,化解矛盾纠纷的“安全防线”。
所城镇村民黄某,因与他人山林纠纷问题,加上与村干部个人恩怨,10年来上访不断,并且新增其他诉求。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康在住村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面对面与黄某座谈交流,认真听取诉求,并逐一对其诉求进行调查核实,通过依法依规办理,加上亲情感化,并解决实际困难,终于打开了信访当事人的心结,成功息访。
脚下有多少泥,心中就沉淀多少情。驻村干部常思百姓苦,常听百姓声,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实事,将党恩惠及民心。
今年,土市镇新安村幼儿园的20名师生过了一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他们搬出了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泥瓦房教室,搬进了新教室。年近六旬的教师王玉梅激动不已:“每天搁在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不然教室塌下来,我怎么向孩子的父母交差啊!”
在住村中,来自该县财政局、地税局、信访局的县扶贫工作队队员邓双平、曾庆仁、陈定中在村里走访时发现这一破烂不堪的教室后,第一时间分别向单位负责人和联系该村的县委副书记李劲涛汇报。李劲涛当晚住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立即启动学校搬迁工程,于“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圆了新安村师生们的新校舍梦。
激活基层治理。今年以来,通过住村干部广泛收集民情信息,蓝山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社会治理,积极开展了“立村规、正家风、治陋习”活动,推行“义警+”新模式,强化镇村治安联防,治安防控得到有效强化。
同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全县共排查出大小矛盾纠纷1508余起,同比下降了20.8%;调处1386起,调处率91.91%。县信访接待中心群众来访下降36%。将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的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如今,通过“2468”干部住村制度,蓝山不仅成功地将“驻村”变为“住村”和“助村”,赢得了百姓的满堂喝彩,而且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蓝山路径”。
一个一个支部提升,一个一个阵地巩固……蓝山县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基层政权全面稳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现代化,演绎着实现中国梦的蓝山样本。
(图片均由杨雄春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勇 赵新富 李先志 杨雄春
编辑: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