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瑶山脱贫“新愚公”——记省劳模赵雪旺先进事迹

赵雪旺,男,瑶族,蓝山县荆竹瑶族乡江源村党支部书记。他扎根瑶山,带领村民走“产业扶贫、药材种植”新路子,2016年一举摘掉了江源村“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300元,他还带动周边乡镇积极发展药材种植,促进了全县瑶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赵雪旺出生于荆竹瑶族乡一个普通农家。2006年,他响应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只身一人去云南寻求发展。他以瑶山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投入创业之中,先后与人合伙种植桉树和橡胶树,兴办松香厂、鱼片加工厂等企业,创建企业发展基地,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偏僻的瑶村,基础条件差,信息闭塞、经济落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村民们的贫困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中。

2016年9月中旬,赵雪旺毅然放弃带给自己丰厚收入的产业,把在云南经营10多年的企业转让给别人,而把全部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乡。他投资260万元,与人合作在江源村创办了“江源道地药业种植合作社”,集约化种植重楼、白芨、天冬、黄精、金钱柳、黑老虎、八月瓜等药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合入股,动员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或以劳动力或以土地入股合作。目前共有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安排80余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盘活流转土地200余亩。

由于种植药材要3年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为解决贫困户近期的生活问题,赵雪旺又增加投资40万元,把流转过来的60亩土地开发为魔芋种植基地。这样,在合作社的起步阶段,闲置土地的流转租金、合作社每人每天100元的劳务费和每年17.5万元的分红等收入,让全村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产业脱贫致富路。

江源村得到了发展,赵雪旺又把目光投向了全乡其他贫困村。2018年,他继续增加投资,把药材和魔芋种植加工两个项目向全乡推广,向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保底价回收药材和魔芋,实现每户增收1万元,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让瑶族山区贫困人口不但能脱贫,还有了一份保障性收入的长效产业。

尽心守护潜心发展

“湘江源头在蓝山,我们既自豪,但更感到责任重大,因为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我们生活在母亲河源头,保护好源头的生态环境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湘江源头区域的一名村支书、省人大代表,赵雪旺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告诉群众。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牵头成功举办了以“团结民族地区群众开展护林防火、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治安维稳”为宗旨的“三乡三村联防会”,把湘江源头区域的湘江源瑶族乡竹林村、大桥瑶族乡湘源岭村、荆竹瑶族乡江源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保护湘江源头生态环境。

“要从根本上保护好湘江源头,必须发展生态产业。”这是赵雪旺反复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发展理念。为此,在他的积极主导和具体实施下,退出生猪泛滥养殖,发展林下经济。

心底无私一心为民

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赵雪旺不分瑶族、汉族,不分村里人、村外人,总是竭尽所能帮助身边的乡亲们。

今年68岁的黄会海是祠堂圩镇山口村人,30岁开始便到荆竹瑶族乡一带帮村民干些翻瓦、打砖、育林等零活,至今一直独自生活在荆竹瑶族乡。2017年,他被聘请为药材基地的长期管护人员,每月能领到工钱1800元。“赵书记把我当亲人看待,平常有什么病痛一个电话就来了,逢年过节还把我接到他家一起过。”谈起现在的生活,黄会海都会满足地告诉别人。

“蛇从木皮的屋顶进到屋里,倒挂在梁上吐着信子,多亏了雪旺书记,帮我们建起了新房,现在想起那蛇都害怕。”赵华美家依山而建,房屋年久失修,家人虽然长期在外务工,但因没知识没技术,务工收入很低,家里处于贫困边缘,起初没有被列为贫困户。深入了解情况后,赵雪旺按政策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进行危房改造,如今一家人欢欢喜喜住进了新房。

赵雪旺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瑶族群众脱贫致富路上,是一名新时代的“愚公”,正用辛勤的汗水书写一曲曲时代“新歌”,书写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美丽诗行。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王晶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