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安县陈松:秸秆养牛 集废增收

养牛_副本.jpg

红网时刻7月13日讯(通讯员 张祖智 何丽 唐孟明)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适生能力强、种植面积广。但玉米采收后,玉米秸秆的处理却是困扰农民群众的难题。东安县水岭乡三合村村民陈松在外闯出了一番事业后,回到家乡收集玉米秸秆养牛,既开辟了事业的新领域,又带动了玉米种植户增收。

今年40岁出头的陈松,早在上世纪末就南下闯荡,凭着山里汉子吃苦耐劳的韧劲和青年后生的闯劲,2008年,他就在深圳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并经营得日益红火。然而2015年,陈松居然回到家乡,把投资养牛作为自己事业的新领域。

“因为我们附近农民种植的玉米比较多,玉米收了以后秸秆都被他们烧了,污染空气,我就想利用玉米秸秆来养牛,这是个好的牛的草料。”东安县水岭乡三合村养殖户陈松告诉笔者。

养牛1_副本.jpg

从小种过玉米、吃着玉米长大的陈松,笑称自己有“玉米情结”。在外打拼的十多年里,每次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将成片的玉米秸秆废弃或烧毁,都感到心疼。于是,他与爱人商定,投资家乡养牛,就是要把村民们废弃的玉米秸秆利用起来,牛场建成后,他以每吨300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的玉米秸秆。

东安县水岭乡枧田村种植户唐云云说:“以前我们这里的玉米秆砍了之后,都是直接焚烧,烧了以后就容易污染环境,现在有陈老板帮我们回收玉米秸秆,不但一亩田可以挣几百块钱,而且砍都不要我们砍。”

陈松回乡养牛,由于饲料无忧,养殖规模已由建场之初的常年存栏40头,发展到现在的常年存栏280头。一年当中,需要玉米秸秆1500多吨,付给村民们购买秸秆的钱,就近达50万元,使昔日废弃的玉米秆,成了村民增收的“魔法棒”。同时,陈松还将周边10余名困难群众、残疾村民招募到牛场务工,不仅每年给他们3万元以上的工资,而且还包吃包住照料他们的生活。

而今,陈松扩建的新牛舍进入扫尾,他要将自己的牛场发展到常年存栏500头、常年出栏200头的规模,在壮大自己事业的同时,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下一步,陈松准备养繁殖母牛,自繁自养。

来源:红网

作者:张祖智 何丽 唐孟明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1/07/13/965466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