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宁远县坚持把“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农业延链强链、科技兴农“三大工程”,聚焦农业稳产保供、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三基地一中心”,以乡村产业向好赢得乡村振兴工作主动,奋力书写好新时代湖南“山乡巨变”的宁远篇章。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力
坚持把抓紧抓好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保数量提质量,推动产品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优质安全有效供给。一是突出党政同责共抓“米袋子”。严格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制,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户责任制,制定任务计划、进度管理、种粮大户“三张清单”,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排名”,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今年落实粮食生产面积75万亩,其中水稻62万亩,发展优质稻30万亩,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是突出提质增量丰富“菜篮子”。充分发挥宁远绿色生态优势,紧盯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市场,做好蔬菜、生猪、茶油、九疑山兔“四篇文章”,发展“湘江源”有机蔬菜10万亩,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6个。发展规模养猪场203家,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建成标准化九疑山兔产业园,年出笼肉兔1000万只,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供应基地。三是突出耕地保护守紧“命根子”。实行耕地保护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打好稳面积、治抛荒、强整治、田长制“组合拳”,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四是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厚实“家底子”。坚持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实现“田、水、路、林、技”协同配套,“建管护”一体化。农田水利设施坚持“大中小微”并举、“蓄饮提调”结合,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11.42万亩。耕地地力持续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家底子越来越厚。
实施延链强链工程,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力
坚持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一是精准布局培植产业链。突出“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粮食、果蔬、油茶、畜禽等特色产业,规划建设50个万亩和千亩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生产基地。建成九嶷山现代精致产业园等特色产业3个,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新增规模种植基地28个。二是精深加工优化供应链。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产业融合的核心,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链主”企业,带动种养基地、加工基地、冷链物流配送基地发展,形成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引进养殖龙头企业,建立生猪育、繁、养、宰、销全产业链。发挥九疑山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优势,发展肉兔产供销一体化产业联合体。建设集储藏、整理、保鲜于一体的城乡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让消费端与生产端紧密对接。大力培育宁远“名优特”农产品。三是精心拓展提升价值链。依托乡村资源打造乡村休闲体验产品,积极发展一批农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康养基地、农耕体验、乡村民宿、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大力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农业物质遗产,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主题村庄,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全面提升农业增值空间。全县建设3个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发展休闲农庄128家,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实现休闲农业收入6.41亿元。
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向科技创新要产能,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坚持科技与人才“双手联弹”。依托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建立产、学、研县校合作基地,率先建立县级院士工作站,引导龙头企业建设省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机,实行水稻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抓实人才下沉、科技创新,形成县、乡、村、组“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二是坚持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涉农资金整合投入机制,支持基地建设、机种机收、仓储保鲜、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产前产中产后的加工、营销、技术服务,同等享受招商引资各项奖励政策。三是坚持防灾与治理“双管齐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农业污染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将农业资源利用的强度缓下来,把面源污染治理好,突出抓好畜禽粪污治理、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四大行动”,形成发展、生态、富民叠加效应。
(作者毛政 系宁远县委副书记、县长)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