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神州瑶都启新程——江华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笔

4.jpg

江华涔天河镇东田移民新村。

巍巍萌渚岭,绵绵延展数硕果。

悠悠冯河水,日日奔流话巨变。

2018年6月,湖南省优化环境现场会在江华召开,“江华速度”被写入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4月16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江华脱贫摘帽。2021年2月25日,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员会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殊荣。

2022年8月29日,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进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点赞江华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争当省内民族地区发展标杆、省域边界地区发展标杆为己任,认真落实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谱写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锦绣华章。

《千年瑶寨的幸福生活》,(236165)-20220916151422.jpg

千年瑶寨的幸福生活。

引擎轰鸣:

千亿“小马达”挑起发展新脊梁

不沿边、不靠海,工业基础薄弱,如何刷出“存在感”?江华瑶族自治县锚定“打造千亿电机产业集群,推动江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马达电机“一主一特”产业招大引强,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湖南威斯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江华落户的第一家马达企业。

2016年,在广东东莞从事马达等电机生产的柳伟应邀来江华考察时,撰写了一份16页纸的调研报告,转交给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言不讳地指出江华发展电机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建议给予电机企业3年培育期、改善物流、提升农民工的专业技能。

让柳伟感到意外的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收到调研报告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他的建议予以采纳,形成决策文件,并全力改进落实。柳伟也在当年决定在江华投资办厂。

柳伟提出的建议很快变成现实,县里物流越来越便捷,每年开展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素质不断提升,银行上门服务……在当地贴心服务的推动下,威斯特机电公司产品畅销珠三角、长三角及华北地区,远销东南亚、韩国及欧美国家和地区。很快,江华的好口碑在同行业界口口相传,一带二、二带三,在柳伟的引领下,电机行业企业纷至沓来,还成立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电机电器行业协会,推动江华电机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2018年6月14日,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江华召开,三湘四水都把目光聚焦到了这个湘南边陲的小县城。建成全市第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企业“集群式”落地、“抱团式”入驻、“联盟式”发展的“江华现象”得到省委肯定。

目前,江华现有电机电器产业链企业64家,形成以丰辉电机、长锦成电器、锐毅马达、国梦电机等企业为代表的电机电器制造特色产业,80%的零配件实现本地生产,年产马达3亿只,其产业链46道工序,除漆包线暂未引进,其他工序都已实现本地化生产。2022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0亿元,税收近亿元,“马达之城”初具规模。

“以《江华县电机千亿产业发展规划》为蓝图,从强链、补链、延链三个方向着力,促进电机产业规模化提升,力争在2030年实现电机工业总产值500亿元,税收10亿元,电机电器及其相关企业200余家,建成全国最具潜力的电机电器生产基地。”谈及未来,江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游海清信心满满。

步履稳健:

甩掉“穷帽”迈向振兴康庄道

“无山不成瑶。”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江华曾是湖南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经过精准识别确定,到2014年底,全县有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13136人、贫困发生率24.1%。

八年精准扶贫、六年脱贫攻坚,江华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指示精神,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了总攻,将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在神州瑶都的每一个角落,瑶山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019年4月16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江华脱贫摘帽。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员会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殊荣,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

在与全国人民一起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后,勤劳、奋进的江华人民并没有放缓脚步,又向着全面乡村振兴进发。

江华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之一,探索了“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以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为抓手、以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的乡村振兴江华路径。

大圩镇长山村走的是产业多点开花、村民家门口稳定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5年,中南大学驻村帮扶长山村,结合学校优势和长山村实际,提出“山上茶叶山下果蔬药材”的生态种植规划,通过引进投资、委托帮扶、直接投入等模式推进产业发展,目前建设有中南大学蔬菜直供基地蔬菜230余亩,江华苦茶有机茶园600亩。

今年1月12日,长山村共向村民发放收益分红和务工工资共计38万元,1337人领取了集体经济收益分红,这已是长山村连续四年分红了。“分红不是终点,而是新一年奋斗的起点。也是全面调动村民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公益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中南大学驻长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长曹斌表示。

沱江镇山寨村则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打造“网红村”计划。对旱厕、D级危房、残垣断壁等影响村容村貌的房屋,做到应拆尽拆。去年,投入200万元提升城乡一体化饮水项目,解决全村饮水问题;投入120万元新建苏家塘自然村集中污水处理站,消除污水横流、乱排乱倒的现象;积极推行群众参与主动化、卫生保洁常态化、垃圾清运有偿化、卫生评比制度化。

走进山寨村,“农家乐”餐厅香飘阵阵,“小微企业”机器运转不停,橘黄色的新居掩映在绿树竹林中,已然成为江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桥市乡大力发展茶叶特色产业,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道路。

4月8日,在桥市乡将军冲南冲云岭茶叶种植基地里,腰系着竹篓的茶农正在茶垄里穿行。一株株嫩绿的茶芽被茶农娴熟地摘下,飞快地放入竹篓。“一天可以采三四斤茶叶,一个月有四五千块钱。”村民唐辛兰介绍道。

桥市乡有12家茶叶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茶叶2万余亩,每年可产茶2000多吨,年产值超过1.5亿元。近年来,江华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共种植苦茶、白茶和黄金茶等品种计7.2万亩,年产茶叶3100吨,年产值3.43亿元,茶叶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江华将全县312个行政村划分为乡村振兴卫星村、示范创建村、重点帮扶村、面上推进村四类,分年度、分阶段有序推进。沿207国道、355省道,沱涔大道三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面铺开。统筹设立人居环境整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茶叶和烤烟生产等4个3000万元专项引导基金撬动发展。

近两年,全市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现场会在江华召开,防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乡村振兴月例会”经验做法得到多位省委常委批示,并在全省范围推广……伴随着和畅惠风,江华广袤的田野上掀起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滚滚浪潮。

赓续前行:

“五联系五到户”助力高质量发展

坚持“五联系五到户”一个抓手不动摇,突出“产业建设”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不懈怠,建设“实力、品质、绿色、开放、幸福”五个瑶都,这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江华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处湖南省最南端,县域面积广、群众居住散、发展难度大。为有效破除瓶颈,促进发展,江华以开展党群连心“五个到户”试点工作为契机,创新开展以“联系项目、联系企业、联系小(社)区、联系创文创卫责任区、联系村,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产业对接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日我到贵洞地,个个讲情又讲义;各级领导有本事,项项活动都办起……”涛圩镇木泽村三五家村民围坐一起,拉家常、话变化,用瑶歌唱出心声。

自“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9万名党员干部埋头沉心进基层,1.4万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

在城乡,要事难事办好办成,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完成53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111万平方米,惠及住户6572户。涔天河灌区主体工程完工通水,灌区田间连接工程启动建设,灌区内57.9万亩基本农田有效灌溉。新建一批加压泵站,沱江镇龙造窝村等10余个村庄告别旱季缺水历史,6000余群众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宝昌洞至花江洞公路硬化工程正式开工,多年来靠简易公路出行的4000多群众欢欣鼓舞。

在工业园区,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2022年,该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55.15亿元,增幅15.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1%以上;入统规模工业企业净增10家,新增11家;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超75%;进出口84.7亿元,增幅48.6%。江华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升级为永州市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20家,其中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园区已成为江华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农村,乡村振兴的足音更加稳健。农业质效稳步提升,油菜、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效,供应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总量排全省第一;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新培育帮扶车间95家,总数达550家,吸纳劳动力13000余名,解决脱贫人口就业4000余人,帮扶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数居全省第一。近年来,相继建成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成功创建瑶族文化园、水口水街、香草源、宝镜、桐冲口等7个3A级景区。去年接待游客3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6亿元。

目前,江华基本形成了“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一核三带五分区”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成型,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95亿元增至2022年的156.36亿元,排名全市第二。经济指标的大幅提升,注释了江华的发展速度。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发多姿多彩。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盘王之女》《客姑妹》等优秀民族情景剧深受好评,《鼓舞盛世》《扁担乐》《喜嫁》等一批文艺作品分别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奖、银奖,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

“一代代勤劳智慧的瑶家人,踏碎了坎坷成大道,用背篓把幸福背进瑶乡……”一首热情洋溢、婉转悠扬的瑶歌,唱出了瑶家儿女的幸福绵长。

新时代,新征程,江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更加铿锵有力!

3.jpg

涔天河灌渠工程。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周燕妮 蒋思学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