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丨“两会”声音·政协委员发言摘登

提前谋划“一路一河”经济带

秦琦委员

“永清广高铁+湘桂运河”这一永州人民的美好梦想正在走向现实。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紧盯“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提前谋划“一路一河”经济带,为此建议:

一是高标谋划、提早“起跑”。永清广高铁和湘桂运河的建成,能够极大提升我市向南向海经济战略纵深和向外开放水平。“一路一河”不仅是交通大通道,更是永州发展的大机遇,必须提前做好沿路沿河经济带顶层设计,做到边建设边谋划、早起跑早受益。建议依托高铁运河货运商路“双通道”,在坚持建设“三区两城”、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发展战略基础上,优化发展格局,将“一路一河”经济带着眼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前瞻性打造成对接东盟、面向华南、辐射华中的物流经贸往来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平台;全局性谋划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联通、要素融通、市场贯通的联动支撑区;整体性推进“国家级山水田园休闲康养示范区”。

二是高位推动、持续“发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和担当,建议主要领导定期调度,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将“高铁-运河”经济带的谋划布局、设施配套、产业聚集等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聘请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专家组成高水平规划团队,借鉴平陆运河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地的经验做法,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聚焦“一路一河”经济带发展的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广泛聚智问策,以“奋力跳”的姿态、“加速跑”的节奏,尽早出台《一路一河经济带发展规划》,用最高重视、最大决心、最强毅力,助推永清广高铁和湘桂运河建设尽快落地实施。

三是高度融合、协同“发展”。在空间总体布局上,建议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一路一河”沿线为两廊,以东安至祁阳,新田至江华为两轴形成功能合理、网络健全、发展协调的“一核两廊两轴”的空间格局。在产业协同发展上,建议根据高铁运河的不同特性以及我市各县市区的资源禀赋来统筹发展。湘桂运河能够大幅提升沿线县市区的水运能力,这对促进大宗货物运输,降低工业成本,承接产业链转移等大有好处,在沿线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全力打造好湘江西岸产业集群和蓝宁道工业走廊。同时将蓝山皮具箱包、江华电机制造、祁阳纺织制鞋、东安吉他制造、宁远新能源锂电池、道县光电显示及电子元器件、江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升级为沿线产业集群,真正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实现链条式聚集发展。将高铁沿线的景点景区优化提质完善配套,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前做好线路设计加大宣传促销,充分做好高铁带来增量客源的接待准备。在湘桂运河要设游轮码头,利用两岸的零陵古城、道县江永县城等国家省历史文化名城和两岸沿线传统村落,浯溪、朝阳岩、淡岩等沿途摩崖碑刻,国家长征公园(永州段)和李达、何宝珍等名人故居,将湘桂运河打造成青山绿水、古色红色相融交汇摇曳多姿的高端游轮旅游带。在基础设施配套上,建议“一路一河”与永州陆港、道县农产品集中验放场融合联动,建设全市一张网的物流体系,谋划好高铁站点、水运码头到各县各重点园区的快速通道,真正打通市内外人流物流通道。争取有一批工程能够纳入“一路一河”配套项目,争取国家投资或者中长期国债、中央专项债实施。

擦亮“千年鸟道”品牌

刘新峰委员

永州境内分布有14条候鸟迁飞线路,尤其是蓝山南风坳、道县桥头素有“千年鸟道”之称,每年的春秋两季,数百万候鸟迁飞过境,成为我市对外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千年鸟道”的保护工作,成立了保护“千年鸟道”安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使“千年鸟道”成为候鸟的平安迁徙之地。

为此建议:

1.进一步优化“千年鸟道”生态质量。以候鸟迁飞经过的区域为重点,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大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积极开展专项护绿行动,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近自然方式抚育管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为候鸟营造良好的迁徙港湾。

2.进一步增强“千年鸟道”科技支撑。尽快对接中国科学院、省林科院、湖南师大等相关科研院校,共同推进候鸟迁徙研究,全面摸底排查我市候鸟种类、栖息地状况、空间分布格局等情况,积极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鸟类智慧监测系统,为守护“千年鸟道”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撑。

3.进一步夯实“千年鸟道”基础设施。积极主动向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汇报对接,争取候鸟保护监测项目,建议尽快在蓝山、道县等县市区规划改造和新建一批候鸟保护监测站,力争明年3月份候鸟北迁之前投入使用,有效提升我市“人防+物防+技防”能力。

4.进一步加大“千年鸟道”宣传力度。对接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进一步加强候鸟保护典型做法、亮点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动候鸟保护宣传进村入户、进学校进课堂,将禁食、禁捕候鸟等野生动物纳入村规民约,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形成爱鸟护鸟的共识。

5.进一步强化“千年鸟道”管护措施。压紧压实县、乡、村候鸟巡护职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落实到山头地块。紧盯非法猎捕、贸易、运输及经营等全过程,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联合执法和整治行动。加强与相邻的广东、广西两省区市县的工作对接,鼓励志愿者、爱鸟人士和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候鸟保护行动,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

6.进一步提升“千年鸟道”综合效益。在蓝山、道县等候鸟迁徙重点区域,依托候鸟保护监测站、云冰山景区和各类森林公园等,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旅游设施。积极探索发展观鸟产业,把“千年鸟道”打造成集观鸟、摄影、休闲、写生、科普等于一体的旅游之地、科普之地、文化之地。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温娴委员

“双减”实施之前,校外违规培训行为乱象丛生,“黑补课班”“卷款跑路”等现象时有发生。“双减”之后,通过整顿清理,我市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279家,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48家,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日渐规范。

为让“双减”政策见真见效,建议:

1.深耕“责任田”,健全机制严管理。建议完善“政府统筹管理、部门对应管理、县区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教育部门牵头,公安、民政、住建、文旅广体、市场监管、城管执法、消防救援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运营、监管、查处等事宜定期商议和处理。教育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行政执法力量,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综合监督和专项治理、明察暗访和群众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办学行为监管,严肃查处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2.树牢“一盘棋”,联合执法治乱象。建议联席会议部门联合执法,加强与社区合作,紧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关键时间节点,分组划片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地毯式执法检查。对排查出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采取限期整改、永久关停、依法清理、线索移交等措施。教育部门应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信息互联互通、执法过程协作配合、执法结果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做好全面、全程、全时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设立线上线下举报平台,对发现的校外违规培训行为可随时监督举报。

3.绷紧“思想弦”,宣传引导浓氛围。创新宣传引导方式,通过传播媒介引导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定期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以及评价等级,并通过官方媒体发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端正功利心态,强化职责担当。

4.夯实“压舱石”,优化教学提质量。增强校园内师资力量建设,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探索构建基于“减负”与“提质”并举的教学教研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教师要突出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做到课堂教学“应教尽教、教足教好”,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保障学生“学足学好”。

优化中心城市“一江两岸”风貌

唐婵宇委员

近年来,永州紧紧围绕建设“一核两轴三圈”“三区两城”战略目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江两岸”城市空间格局已初步形成。

优化中心城市“一江两岸”风貌,是建设美丽宜居永州的应有之义。为此建议:以湘江、潇水两水为主体脉络,铺展道路桥梁的城市骨架,疏理自然风貌和城区风貌的双重城市肌理,构建“蓝绿交织、山水相连、城河互融”的空间格局。

1.庇佑城市基底,注重有机联系。加强对城市“一江两岸”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特有的山水、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保护自然山水。严格实施中心城市山体水体保护规划,对中心城区“一江一河四水五岛七山”的城市基底进行整体保护,加强对湘江、曲河等江河水域的“蓝线”管理,加速对蘋岛、宋家洲等“五岛”生态“红线”管控,划定城郊唐家岭、狮子岭等七座山体保护线,适时推行“山长制”模式,保护中心城市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守护古树名木。我市古树名木占全省总量1/4,中心城区有古树名木2297株。尽快编制好中心城区古树名木专项保护规划,进一步理顺“园林部门管城内,林业部门管城外”管理体制,实现对古树名木的科学化、智能化、全民化保护,让历史文脉、悠悠乡愁在古树名木的年轮里传承下去。搭架横跨“彩虹”。要建设好湘江东路、西路“两路”,融合自然山水,着墨“画”好“四桥”,即规划巴洲大桥,解决滨江新城南北贯通问题;搭建宋家洲连心桥、修缮冷水滩浮桥,畅通冷水滩河东河西居民步行通道;尽快开工湘永大桥,破解城市东西交通拥挤问题,形成“一江两岸、两路十桥”优美风貌特色。

2.规划建设“三城”,塑造滨江风貌。聚焦带状拥江、山水洲城的有形空间特色和潇湘之源、古今相融的文化特质,打造“水韵潇湘,诗画永州”的特色风貌。延续古城“风韵”。严格实施永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重点管控零陵城区“两山一水”的山水形胜,“两纵七横十八巷”的古城街巷格局,“永州八记、八景、八愚”“潇湘八景”等历史文化景观,致力打造东山、大西门地段的特色历史风貌。更新老城“底蕴”。以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为契机,加快实施“一江两岸”城市区域体检,推动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与老城存量资源利用协同发展,再现“潇湘千年古镇”“零陵地区老工业发展”“冷水滩老火车站近代商贸发展”等老城风貌。展现新城“瑰丽”。舒展城市布局,按照“一江两岸、南北联城、带状组团、中部崛起”的城市格局,管控好零陵北部新城、滨江新城、冷水滩东部新城的建设;巧思建筑造型,充分挖掘永州文化元素,将地域特色建筑符号融入到建筑中;聚焦滨江景观,把蘋岛、巴洲、宋家洲周边区域作为城区标志性景观节点打造,强化对临江住宅建筑高度、面宽、体量和形体的控制,增强临河地区开放性和通达性,形成“蓝天、白云、绿水、建筑”相互映衬、高低错落的天际线景观。

3.严格管理实施,完善制度保障。深化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中心城区“三规划一导则”的制度体系,编制城市设计专项规划、建筑风貌设计管理规划和天际轮廓线规划导则。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多部门间的沟通协商,建立定期联席会商机制。强化政策保障。严格管控“一江两岸”区域建设行为,将区域内项目用地、规划均纳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的研究范畴。

放大湘商回归效力

文彦委员

2022年,全省湘商回归实际投资4475亿元,其中我市签约湘商回归项目196个,总投资772亿元。2023年“港洽周”的签约项目中,有湘商背景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占比分别为61.5%和55.6%。如何进一步放大湘商回归的效力,对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放大湘商回归效力的几点建议:

1.抓牢“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两个关键。抓牢“以商招商”,形成口碑效应。建议对近三年来湘商回归项目进行一次摸排,全面了解项目落地投产情况及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积极帮助解决,深挖一批湘商回归后不兑现承诺、服务保障滞后等负面典型进行通报并追责。建立完善助推湘商回归的奖励机制。对招商引资贡献突出的商协会和民营经济人士,每两年进行一次表彰,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安排方面优先考虑。抓牢“以链招商”,树立链式思维。建立“一把手”推动湘商回归机制,对湘商回归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能够尽快落地。将系统集成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拉动作用大的湘商回归企业作为“链主”企业重点支持,对认定的“链主”企业给予认定奖励,对“链主”企业引进上下游企业落地的给予招商奖励,对采购本地链上企业配套产品的给予配套奖励等。在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上,要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全市统筹考虑,帮助支持“链主”企业完善产业链配套,引进上下游产业链及关联服务企业。

2.开展“政策落实”“承诺兑现”两项行动。开展惠企政策落实专项攻坚行动。分门别类梳理汇总好惠企政策,并将有关政策、招商项目信息及职能部门的联系方式,在各级政府网上进行公布。全力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把金融信贷、税费缴纳等作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市场主体、商协会的意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落实落细招商引资政策,定期召开湘商回归工作交流会,及时发布更新惠企政策和招商动态。开展政务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针对新官不理旧账、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摸排清查,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能兑现的马上兑现,确有实际困难的,要与民营企业共同商量,拿出解决办法。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

3.强化“作风建设”“高效服务”两大保障。当好企业的“贴心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执法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要优化权责配置,对民营企业检查执法情况实行公示备案,避免就同一事项对民营企业反复检查、多头执法。要帮助民营企业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多提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杜绝以罚代管、乱收服务费等行为。畅通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征集渠道,选取一定数量的湘商回归企业作为行政执法监测点。当好企业的“暖心人”。增强全市干部职工服务民营企业的意识,坚持把发展产业当使命、抓项目建设像拼命、视营商环境如生命,真正把民营企业当自己人。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和惩处机制,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湘商回归企业对营商环境进行满意度测评,对评价优秀的部门单位进行表彰激励,对以权谋私、索拿卡要、慵懒散拖等影响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进行严肃查处。

防范涉众型非法集资

周振委员

近年来,我市在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防范涉众型非法集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非法集资形势依然严峻。

为进一步有效防范涉众型非法集资的发生,建议如下:

1.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处非工作“一盘棋”统筹调度。健全完善政府统一负责、属地分级负责、部门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做实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制度,公安、市场监管、法院、人行、金融监管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住建、民政、教育、农业农村、商务、工信等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形成对非法集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完善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机制。提高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在政府效能目标、平安永州建设等考核中的分值。建立市、县(区)纵向和成员单位横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履行属地责任、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整治非法金融放贷和建立监测预警体系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有机制、有考核、有人管。

2.强化监测预警。一是科学运用监测预警平台。市、县两级要充分利用好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强化信息收集与分析研判,随时掌握风险信息和动态,实现对涉众型非法经营活动隐患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二是推进风险监测网格化管理。强化群防群治效能,强化信息收集,完善风险线索的流转、处置和反馈流程,将线上监测、线下举报及核查反馈有效结合,提高网域地域渗透率,形成线上大数据、线下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预警体系,实现风险监测预警与社会管控有机衔接。三是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风险排查整治力度。

3.筑牢思想堤坝。组织多方宣传力量扎实推进防非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点的“七进”活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参与打击非法集资的良好氛围。辅以线上宣传,积极探索将专业的金融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扩大宣传广度、瞄准宣传精准度、提升群众参与度。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