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轩:永州摩崖石刻与潇湘八景的千年对话

当地时间8月6日下午,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湖南活动周“潇湘会客厅·湖湘文化专场”成功举办。活动以《潇湘印象》为主题,邀请中日学者共同探讨永州摩崖石刻与潇湘八景的文化价值,展现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东亚文明互鉴的成果。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胡代松主持活动,张京华、冉毅等中方学者与道坂昭广、小峯和明等日方汉学家参与分享与对话。

永州摩崖石刻:历史的镌刻

湘南学院教授张京华以《贯通湖南的“金石之路”》为题,介绍了永州摩崖石刻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永州现存摩崖石刻2100余方,其中7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之多,全国罕见。位于祁阳的浯溪摩崖石刻是永州最具代表性的摩崖石刻,始于唐代元结的情有独钟,开辟了“三吾”文化。其中尤以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的《大唐中兴颂》以文、字、石皆奇,世称“摩崖三绝”碑,最为有名。此后1200多年来,黄庭坚、米芾、秦少游、范成大、杨万里、董其昌、解缙、徐霞客、王夫之、顾炎武、袁枚、何绍基、吴大澂等200余位文人墨客纷纷于此“跟帖追评”,留题刻石。如今,浯溪现存石刻505方,楷、行、草、隶、篆字体俱全,成为我国南方现存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群。

浯溪摩崖石刻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高密度跨朝代的文化层积和湘江人文地标的独特地位,成为见证中国石刻艺术史与文人精神传承的“露天书法博物馆”,被誉为“镶嵌在湘江边上的璀璨文物明珠”。此外,石刻中保留越南贡使的题刻,见证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永州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全球首座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推动文化遗产“云端永生”,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潇湘八景:美学的传播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冉毅以《走向世界的“潇湘八景”》为题,讲述潇湘八景的文化传播历程。第一景“潇湘夜雨”位于永州,其余七景如“平沙落雁”等分布于湖南各地。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诞生于永州,其题记和南宋卫樵的诗刻为这一文化符号提供了佐证。13世纪,潇湘八景随禅宗传入日本,成为东亚共同的文化记忆。日本学者小峯和明从东亚视角探讨了潇湘八景在琉球、朝鲜等地的艺术演变,展现了湖湘文化的广泛影响。京都大学教授道坂昭广则分享了《元结与湖南》,揭示唐代文人在永州的文化足迹。

永州:文化保护与活化的典范

永州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摩崖石刻保护工程,推出“石刻研学之旅”旅游线路,打造“千年打卡胜地”文旅品牌。2021年,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引发广泛关注。同时,永州积极推动潇湘八景的国际传播,通过学术研究与文旅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文明互鉴的新篇章

胡代松总结表示,潇湘会客厅是展示湖湘文化、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永州摩崖石刻与潇湘八景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纽带,为两国在文化创意、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路径。活动最后,学者们合影留念,为这场千年文化对话画上圆满句号。未来,永州将继续以文化为桥,推动国际交流,让世界听见潇湘声音。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永轩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