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南大地,永州作为全国五个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之一,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紧扣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和全省千亿油茶产业目标,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推动油茶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双升”的跨越。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达350万亩,年加工产能15万吨,年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交出了一份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亮眼答卷。

祁阳唐家山油茶基地。
集群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在祁阳市10万亩全国单片面积最大油茶示范基地里,油茶树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油茶果挂满枝头。种植户李大爷正和合作社的社员们一起采摘油茶果,他笑着说:“以前种点普通作物,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加入油茶专业合作社,不仅有了稳定的技术指导,每年还能在基地打工,加上油茶果的收益,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近年来,永州市强化主体培育,着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集群化,以“点、线、片”结合模式,打造连片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全市建成10万亩以上油茶县市区9个、万亩以上乡镇39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基地122个、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基地22个。其中,祁阳市建成全国单片面积最大的10万亩油茶示范基地。

工人正在采摘油茶果。
品牌引领:凝聚集群合力
在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桶桶茶油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该公司负责人刘翔浩介绍:“我们公司茶油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这得益于永州良好的油茶产业发展环境,从原料供应到政策支持都很给力。”
近年来,永州引进中林集团、广东农垦和香港唐家山等一批国家、省知名粮油企业,培育“金浩”“银光”两大中国驰名商标,新金浩、顾君、雷叔叔、风神、十月花等茶油产品入选“湖南茶油”公用品牌。目前,全市有年加工油茶5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4家、1000至5000吨的企业4家、100至1000吨的企业6家。其中,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茶油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油茶加工企业。同时,鼓励龙头企业组织中小企业、个体种植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油茶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市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社160余家,带动季节性就业20万人,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把压碎后的油茶籽压成饼。
多元投入:激活发展动能
“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我们整合中央财政油茶营造补助、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茶油大县及国土绿化等相关项目资金,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何勇辉介绍。目前,市、县两级对油茶新造、低改及水肥一体化建设都有政策支持,同时还将育苗、造林、加工、仓储、品牌建设与推广等全产业链建设纳入补助范围。
永州市强化资金带动,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社会资金为主体,以金融资金为辅助,推动油茶产业投入多元化。近五年,全市先后引进知名粮油企业18家,新增种植大户35户,新建1000亩以上油茶基地23个,撬动社会资金超过12亿元。同时,主动对接协调地方金融机构,初步建立油茶经营主体“白名单”制度,因地制宜开发和推广“惠农担·油茶贷”“惠农贷”“油茶贷”系列金融产品,在5个油茶大县探索开展油茶自然灾害保险、油茶收入保险等特色保险,推广油茶保险面积近100万亩,为产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茶油古法压榨。
科技赋能:提升产业价值
“我们围绕品种选育、种苗培育和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开展集中攻关。”在永州油茶创新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对油茶新品种进行性状分析。
近年来,永州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成功引进木本油料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永设立分支机构,先后建成永州油茶创新研究院、湖南科技学院油茶研究所等平台,组建50余人的博士生、研究生科研团队,近年完成市级以上研究课题18项、出版专著16部,累计获得专利100余项、科技成果60多项。为提升科学管理精度,推广“良地+良种+良法”模式,加强培育管理,建成的2个采穗圃和11个育苗基地年供苗能力达1500万株以上,推广的“三华”系列品种亩产鲜果超1000公斤。
为强化科技支撑厚度,永州鼓励支持企业研发攻关油茶加工高新技术,推进油茶精深加工,重点开发药用、保健、工艺品、活性炭等系列有机产品,着力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
在湖南和广生物科技公司的生产车间,采用高效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新设备正在运转。该公司董事长曾健青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研制的“油茶仁油高效超临界CO2萃取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技术,实现茶油萃取快速高效、稳定连续的规模化生产,油脂回收率达98.5%以上,油损降低20%,还可获得油茶皂素、油茶蛋白等副产品,实现油茶仁全效利用。

金浩茶油封装车间。
融合创新:拓展产业边界
周末的唐家山油茶文化园游人如织,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古法榨油、品尝茶油美食、入住茶林民宿。游客王女士说:“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油茶林风光,还能参与油茶相关的特色体验项目,很有意义,下次还要带朋友来。”
近年来,永州强化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油茶产业产出最大化,积极创建油茶主题公园、油茶文化园、现代林业产业园示范区,植入油茶科普、农耕文化、森林康养等元素,探索发展集种植示范、科研科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祁阳市按照“大产区、大园区、大景区”的发展思路,整合连片6镇75村油茶资源,结合古法榨油、农耕文化以及森林旅游等特色体验项目,打造唐家山油茶文化园4A景区,已成为周边市民打卡新地标。
永州积极探索“以短养长 长短结合”路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油茶林生态优势、林地空间,发展林下种植西瓜、花生、中药材等短期作物和放养家禽,增加经济效益。目前,全市油茶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林下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0%以上。另一方面,品牌建设持续深化,启动“永州茶油”国家地理标志申报认证工作,成功举办首届湖南油茶节、全省油茶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湖南(永州)油茶产销对接会等主题活动,油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从荒山披绿到油果飘香,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永州以系统思维破解产业难题,以创新驱动释放发展潜力。这片孕育于南岭腹地的“金色产业”,正成为保障粮油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永州将继续擦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金字招牌,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永州经验”。

唐家山油茶文化主题公园。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蒋军林 李丽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