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蒋善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强调:“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今年4月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又叮嘱湖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守护好一江碧水”。永州作为湘江源头,生态资源是最大的优势,一定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关于湖南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好“环境整治”战役,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进一步凸显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履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创造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推动创新开放新高地、品质活力新永州高质量建设。
要有“湘江北去漫江碧透”的统筹布局。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承载着全省近50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用水,湘江流域生态安全事关湖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永州是湘江源头,湘江干流流经市域8个县区,是湘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以湘江的生态保护为主线,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进行统筹布局。坚持市内与市外相统筹,站在全省的高度,担负起保护湘江源头的重大责任,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落实禁入、禁伐、禁采、禁渔、禁养等生态保护政策,守护好湘江源头的青山绿水,为湘江全流域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坚持经济与生态相统筹,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打扫好、清理好战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及城乡系统治理相统筹,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景象。
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清醒考量。永州生态基础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艰巨任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产业比重偏大,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建材业占比大的工业结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环保产业及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采矿遗留问题亟需解决,东安大庙口钨矿区、道县锡矿、宁远九嶷山铅锌矿、蓝山太平铅锌矿区等已关闭矿山遗留问题较多,生态恢复难度较大。农业农村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农业源排放占比一半以上,已超过工业源和生活源排放,农业源氨氮排放量接近50%,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市的182件信访案件中,涉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的38件,约占21%。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有待完善,一些地方没有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同程度存在重发展轻保护、先发展后保护的思想,部分企业污染防治意识淡薄,在污染治理上不主动、不积极、不愿投入,环保部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执法水平还需提升等等。我市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仍需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干。
要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争先气魄。党的十九大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需要奋斗,优美生态环境也需要奋斗,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紧抓实,力争在多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大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通过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六大体系的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使永州成为全省第一个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城市。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中心城区和湘江流域两大重点,强化转型发展、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三大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农村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整治等突出环境问题,使永州成为全省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排头兵”。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改革,积极争取省里支持永州建立中南地区碳汇交易、节能量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市场交易平台,开展碳排放权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积极探索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试点和生态补偿机制,使永州成为全省生态改革创新的主战场。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蒋善生
编辑:刘林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