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论道永州丨主动担当 履行好强根铸魂的职责任务
2019-04-16 15:58:32 字号:

论道永州丨主动担当 履行好强根铸魂的职责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深情寄语,更是对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守正创新,主动担当,完成好强根铸魂的职责任务,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强根铸魂工作需要导向明确

履行好培根铸魂的职责任务,一定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描绘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讲述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定要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紧紧围绕工作重心,响亮传达党政声音,真诚反映民心民意。任何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导向才有生命力。

强根铸魂工作需要切入精准

履行好培根铸魂的职责任务,一定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聚焦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找准切入点、突出核心点,原原本本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最前沿的理论武装打造阵地,用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宣传推进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服务群众、引领群众为基,坚持发动群众、让群众共同参与为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要在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基层党建等工作中精准切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同时,在切入点上,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先进模范人物、典型示范经验,用正能量影响人、鼓舞人;对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的工作,必须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强根铸魂工作需要植根深厚

履行好培根铸魂的职责任务,一定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要注重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普通中挖掘不普通,要主动走入群众之中,善于倾听群众声音,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道德观念、精神追求、文化素养等要“扬长避短,提炼精华”,对个案个例要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内”,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的文化元素,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真正融入到群众的心坎里。

强根铸魂工作需要形式灵活

履行好培根铸魂的职责任务,一定要形式灵活,善于倾听群众的心声而发声。要形式灵活的掌握话语权,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一方面,要摒弃那种“高大上”的形式主义工作桎梏,多举办群众能广泛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引导群众在活动中自觉、自悟、自省。要以低姿态融入群众生活,少一点官腔官调,多一点群众语言,以人人参与为目标,努力实现全面互动。另一方面,要用故事化、通俗化、形象化的方式打通理论与群众之间的通道。要讲让老百姓能理解、能接受、能记住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多视角深入挖掘群众自己的、身边的、能够彰显正能量的小故事,使群众在感动与感悟中做到自审自悟,不断改变自己;在细微中唤起群众心中的耻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激起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根铸魂工作需要覆盖广泛

履行好培根铸魂的职责任务,一定要创新观念,广泛覆盖现实生活,不断延伸生活空间。要主动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迅速快捷的优势,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及时地延伸到网络上来,开发更多群众可体验、可参与的线上栏目和活动。同时,加强线上、线下的双重互动,充分打造体验式理论传播的宣传新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参与互动的一体化。在覆盖面上,不能停留在表扬一个层面,也应引导群众有一个批评、检举的层面。表扬时,要旗帜鲜明地表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而且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举,让文明新风盛行,让做好事的人内心里唤起使命感、荣誉感、神圣感;批评时,要严厉鞭挞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同时加强教育,给予改正的机会,做好团结工作,激发群众“吃一堑,长一智”的改过精神,引导群众的羞耻感和自省意识。

( 作者周中心 系永州市金洞管理区党委宣传部长)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中心

编辑:陈小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