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治超信息中心显示屏。
红网时刻6月10日讯(冷水滩站记者 卿露 通讯员 陈思帆)车辆超限超载是危害群众通行安全的“顽症”和毁坏公路基础设施、影响公路桥梁寿命的主要“杀手”。近年来,冷水滩区公路局加快科技治超步伐,加速推进公路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以科技为支撑推动治超常态化。日前,记者在美丽、繁忙的国道322线,新安装的非现场执法系统格外引人注意,它由核心科技地面条杠——石英称重装置、一对电子显示屏及一对高清电子摄像头组成。
车辆驶过的瞬间,系统能够精准计算车辆的轴数、总重、超载重量、超载率和速度,记录下车辆的影像信息,前方电子显示屏会显示车辆“正常”或“超限”。如果车辆超载,系统还会提示就近卸载货物的位置,处理方式等,并将监控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化平台。
“以前治超采取主动出击、人海战术、路面治理模式,工作任务繁重,治超效果也不理想。现在使用非现场执法系统,就像安装了千里眼,治超执法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对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实现精准掌握。”区公路局治超大队长涂厚忠说到。通过信息化平台系统,执法队员可以快速筛查出所有经过检查点的超载车辆。对主动消除违法行为的车辆,公路部门将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告知后拒不主动接受处理的车辆,公路部门将联合交警实施路面布控,查扣车辆并要求车主到指定执法机构接受处罚。
实施高速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以来,冷水滩区高速公路货车超限超载特别是严重超限超载情况得到有效遏制,货车超限率、货车超限引发事故伤亡率、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大幅下降,执法效率、执法规范化水平、车辆通行效率有效提升。同时,有效避免了执法人员与违法当事人的直接冲突,排除现场执法干扰因素,促进执法客观公正。
下一步,冷水滩区公路局将进一步推进科技治超工作,加强执法点建设和规划,计划在冷东公路新增一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对X010线永州北高速出口原有的不停车预检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同时,做好信息管理和信息联运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做好省、市、区、站四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联网建设,实现治超平台与交警、运管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让科技治超助推全区治超工作迈向新台阶。
来源:红网
作者:卿露 陈思帆
编辑:周文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