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村楠竹加工厂投产现场。
红网时刻11月22日讯(东安站记者 张祖智 唐孟明)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在脱贫攻坚中通过创办村集体企业,引导村民将资源变资产,将资金变股金,使村民变股民,从而实现了村民的脱贫致富。
韭菜村地处东安与新宁交界的深山,既是偏远山区村,又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十一个组280户,有56户185名贫困人口。村民稻田旱土面积很少,楠竹面积却人均有十亩。多年来,这里由于地处偏远,又没有加工企业,万亩楠竹一直没有被盘活。
近些年,东安驻韭菜村扶贫工作队深入推进韭菜村的脱贫攻坚,在帮助韭菜村打通出山道路的基础上,筹资六十多万元在韭菜村建起了年生产能力过两千吨的楠竹加工厂,彻底解决了韭菜村的楠竹出路问题。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创新思路,引导村民通过楠竹入股的方式,使村民手中的楠竹资源变成了资产,村民也由此变成了股民。
韭菜村一组村民廖继进家里有三十多亩楠竹,可由于楠竹砍不下来卖不出去,一直过着穷日子,上个月下旬,村里的楠竹加工厂建成投产,廖继进以家中三十多亩楠竹入股,成为了加工厂的股东,不仅每年可以坐享分成,而且自己每天砍楠竹卖到加工厂还有不菲的收入。
扶贫工作队还筹措资金在韭菜村的万亩楠竹山里修建起了近二十公里的采伐林道,方便村民砍伐运输楠竹,更进一步激发了韭菜村村民加入合作开发楠竹的积极性。目前,该村280户村民的万亩楠竹,已全部入股到合作社,而合作社的楠竹加工厂投产一个月,就已创产值二十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5万多元。
来源:红网
作者:张祖智 唐孟明
编辑:李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