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27日讯(蓝山站记者 李忠仁 通讯员 杨熠)蓝山县楠市镇的面条在湖南地区名气颇大,甚至在广东务工的蓝山人,每逢回到家中,同事或者朋友都会嘱托其别的什么都不要带,但一定要带些楠市面条,也有外省的旅游团,专门开大巴车到楠市镇上购买面条的。
胡太忠正在做面条。
胡太忠,土生土长的楠市镇人,今年55岁,是楠市镇上纯粹的挂面手艺人代表,为做一碗好面而坚持了40年。“别人不来我家里讲,我都不知道我家做的面条这么好吃,好的口碑都是前来购买面条的人吃出来的。”胡太忠从15岁就跟着自己的父亲学做面条,在他的记忆中,每天放学回家后要帮家里手动摇转压面200斤,1983年楠市镇上才开始普及电动压面。
晒面。
在胡太忠和妻子曾小翠眼里选好面粉只是做好面条的第一步;其次,水必须用楠市镇当地的井水;晒面也是一门技术活,以10个小时日照为最佳,且不能在午时太阳下直接暴晒,这样晒出的面条在蒸发其水分的同时还能保持其韧劲。为此,胡太忠夫妇每天凌晨3点左右就要起床完成和面、熟化、压片、切条、湿切面等工序,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两三百斤面条已经制作好、放置在室外等待晾晒。
而从2019年初开始,胡太忠的儿子胡雄波回家也跟着父亲学起了做挂面,准备子承父业。
“1982年在楠市镇有60多家做面条加工批发,却因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了质量,造成面条少有人问津,楠市面条的名声便衰落下去,之后仅剩六七家在做面条(胡太忠便是其中一家),不少人被逼无奈外出打工。之后,在传统手艺人20多年的共同努力下,楠市面条的名气又做起来了,且比起之前更有过之,这时在外面务工的人便又回家乡做起了面条。”胡太忠还说道,自己从父辈接手做面条到现在,从来没有改过行、间断过,为了保证质量每天面条产量都控制在600斤左右;从最早3分钱一斤的面条做到现在3元多一斤,面价翻了100多倍,这门传统的手艺也在他手中得到了延续和改良。
晒面。
今天,走进楠市镇随处可见一排排、一挂挂面条晾晒场景,面条的清香扑鼻而来,前来购买面条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近年来,楠市镇依托传统面条产业,大力培育创业平台,通过改良机器设备、加大金融扶持、推行技术创新、优化服务环境,使30余家手工面条加工作坊逐步形成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每天保质保量生产面条20000多公斤,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来源:红网
作者:李忠仁 杨熠
编辑:李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