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冷水滩:湘南地区地方性标志古建筑群落——吕氏宗祠
2019-12-26 10:14:33 字号:

????_20191226101156_??.jpg

吕氏宗祠。

红网时刻12月26日讯(冷水滩站记者 周小荣 通讯员 蒋拥民)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古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家族祠堂,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

吕氏宗祠坐落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岐山村。吕氏宗祠始建于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主体建筑群坐西朝东,占地面积5.8亩。由外及里整体建筑三进布局。由戏台、看坪、中厅、正厅组成。中厅、正厅配主戏台,并横屋四间,游亭两座。整体建筑为仿古围屏砖木结构,穿式硬山小青瓦,三级马头风火墙,榫卯相合,斗檐翘拱,石刻木制物件栩栩如生。整座宗祠布局完整,规格严谨,占地开阔,气势恢宏。属湘南地区地方性标志古建筑群落。

????_20191226101151.jpg

吕氏宗祠曾内设崇文书院和国民小学,先后走出了如吕必缨、吕旃蒙、吕懿德、吕慎等爱国将才和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近200年历史证明,这里既是族人寻根拜祖的殿堂,又是后人识文练武的课场。抗日战争初期,还成为吕振羽、钱钟书、贺渌汀等一批中国著名文化名人过往下榻之地。

1972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特色独具的吕氏宗祠终被特殊年代的特殊需要所“关照”。

1973年,吕氏宗祠被全面拆毁,其砖瓦梁架成为当时公社党委主持兴建的季塘坪学校的主要建材。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委区政府致力于修缮工程,根据吕氏宗祠原址砖石基础所示格局,并参照该祠堂毁坏前的历史照片,复建成当前的永州岐山吕氏宗祠。吕氏宗祠主体建筑复建成功以来,已先后接待广西、浙江、福建、邵阳等省内外观众数千人。

来源:红网

作者:周小荣 蒋拥民

编辑:李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