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活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优化民营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成为热点话题,今年3月20日,永州市委书记严华在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助推全市乡村振兴。可见,民营企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利用民营企业发展产业投资和通过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就业发挥着惊人的作用,对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必不可少,对保证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永州市委书记严华在全市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永州民营企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高,面临困难较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村招商引资缺乏规划,民营企业下乡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重视GDP的增速,而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投资周期长,短期难见效。另一方面,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压力大,导致一些乡、镇政府由于考核和财政压力,盲目引进低产能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缺乏长远规划。
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政府干预过多,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力度不够,导致一些民营企业无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民营企业在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
三是民营企业下乡缺少相关部门“牵线搭桥”,找不准发展路子。有些企业想发展农村经济,要么找不到合适的发展项目或土地资源,要么没有特色形成不了品牌效益和规模,市场销售渠道单一。在推进民营企业下乡还存在下乡难、管理难、销售难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存在“政策落地难”问题,民营企业在融资、用地及用人上还存在困难等问题。在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上还存在不足,对涉农企业的指导服务还做得不够,在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关注度还不够。
比如,在宣传政策法规上重视不够;对于涉农企业经营主体、产品的监管不够全面;在助力民营企业带动脱贫的工作中创新意识还不太够,只注重表面现象,对融合过程中的服务不太够。
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钱”,“缺钱”是个大困局。驻乡、村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的引入非常困难,企业没有钱,融资困难,企业就没有很好回馈乡村的途径。另外,还有社会资本无法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前景,无法激起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
六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人才向城市流动,造成了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人才短板,这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
推动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如何让民营企业到农村去,让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将是重中之重。根据两者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共同点,提出如下对策。
一是要做好切合民营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规划布局。当前,要通过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政府招工”等形式,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瓶颈;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服务农村民企的专业贷款担保机构,缓解农村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农民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政府领导班子联系民营企业,形成支持合力,积极主动的与企业家互动交流,积极回应企业的诉求,拉近民营企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距离,让企业家能够了解到乡村发展的大前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
二是强化政策统筹梳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方面政策举措,抓落实、抓落地;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出台一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并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及时地从城市到乡村都精准落实。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渠道,缓解并逐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强化财税支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发挥税收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增强企业获得感。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真正达到党中央减费降税的目的。利用好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通过对涉及新型农村乡村建设的各项税费予以减免,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有实力的开发商进入新型农村乡村建设领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发挥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的联动优势,有条件的,可建设城郊休闲型、工业带动型、城镇化发展型、旅游带动型乡村。积极依托民营企业,调动企业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业互动的良好局面。鼓励各级党委政府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有针对性地为驻村民营企完成项目区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可配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积极帮助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生产生活设施,改变村容村貌。
四是注重调查研究,深入民营企业以及乡村掌握实情。一方面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和现实困难。把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重点,取消或减少不必要的审批证明,简化繁琐手续,降低办事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各领导干部要积极下乡,摸清乡村发展中,最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实际情况出发,了解第一线的情况,作出最“接地气”的决策,及时疏通企业家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屏障。
五是整合民营企业资源,打造农村多元养老新局面。依托民营企业联村建设,整合村级平台和农村居家养老设施建设,整合改造盘活闲置资源,建设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护理员、管理工作人员等队伍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懂养老、善运营的养老管理人才,鼓励支持养老专业人才积极投身农村养老事业。打造养老、休闲、养生、养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养老综合体。整合农村旅游、文化、养老资源,结合人文历史背景,发掘旅游等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养老特色旅游小镇。
六是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通过产业扶持、社保扶持、金融扶持等方式,实行政府参与和政策扶持的机制,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较高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层次结构合理的农民“白领”和农民“金领”等优秀人才,培育和扶持一批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支持乡土人才和能人创新创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企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在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融入乡村振兴,是民营企业转型的好时机。根据新时代精准脱贫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探索民营企业扶贫帮扶的新模式。加强民营企业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做好切合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规划布局,提高农民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就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营企业与乡村振兴的高度融合,是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的一个良好趋势,在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必然会取得双赢的好结果。
(永州市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郭实武)
来源:红网
作者:郭实武
编辑:周文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