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贴蛙皮治牙痛,小心曼氏裂头蚴病!
2020-01-05 09:23:23 字号:

红网时刻永州1月5日讯(通讯员 邓丹)在中国,一些民间偏方称贴蛙皮能加快伤口愈合,饮生蛇血具有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滋阴补血的功效,生吃蛇胆可以明目清凉,有些人便会如此尝试。殊不知,这样却给裂头蚴寄生人体提供了方便,从而引发曼氏裂头蚴病。

永州市中心医院头颈肿瘤乳腺外科最近收治了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因发现面部肿块并反复疼痛2月余入院,入院体查:右侧下颌缘皮下、左侧鼻唇沟皮下均可扪及直径约1厘米结节。追问病史,患者半年前曾因“牙痛”,用新鲜青蛙皮局部敷贴。了解到患者这个病例特点,永州市中心医院头颈肿瘤乳腺外科为患者进行了经口腔肿块切除术。

1.png

手术图片。

手术从患者口腔粘膜下切除了两个结节,从结节内取出了一条白色活虫虫体(图4),它的一端长着一个“吸盘”,将虫体泡在生理盐水中,可见虫体在缓慢的蠕动。

这是一条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成虫主要寄生在猫科动物体内,长度可达60~100cm,但是在它的中绦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裂头蚴”,长度3cm左右,可在人体寄生,导致曼氏裂头蚴病。

带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蝌蚪吞食后,随着蝌蚪逐渐发育成蛙,原尾蚴也发育成为裂头蚴。裂头蚴具有很强的收缩和移动能力,常迁移到蛙的肌肉,特别是在大腿或小腿的肌肉中寄居,或游离于皮下。当受染的蛙被蛇、鸟类、猪等兽类甚至人非正常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能在其肠中发育为成虫,而是穿出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

2.png

常见寄生于人体的部位依次是:眼部、四肢躯体皮下、口腔颔面部和内脏。在这些部位可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囊包,至使局部肿胀,甚至发生脓肿。囊包直径约1~6cm,具囊腔,腔内蟠曲的裂头蚴可从1条至10余条不等。可导致:

1.眼裂头蚴病 最常见,占45.6%。多累及单侧眼睑或眼球,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微疼、奇痒或有虫爬感等;有时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在红肿的眼睑和结膜下,可有流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直径约1cm左右。偶尔破溃,裂头蚴自动逸出而自愈。若裂头蚴侵入眼球内,可发生眼球凸出,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出现角膜溃疡,甚至并发白内障而失明。眼裂头蚴病在临床上常误诊为麦粒肿、急性葡萄膜炎、眼眶蜂窝织炎、肿瘤等,往往在手术后才被确诊。

2.皮下裂头蚴病 占患者数的31.0%,常累及躯干表浅部如胸壁、乳房、腹壁、外生殖器以及四肢皮下,表现为游走性皮下结节,可呈圆形、柱形或不规则条索状,大小不一,直径长约0.5~5cm,局部可有瘙痒,有虫爬感等,若有炎症时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或触痛,或有荨麻疹。

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 占20.1%,常在口腔粘膜或颊部皮下出现硬结,直径约0.5~3cm,患处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并多有小白虫(裂头蚴)逸出史。

4.脑裂头蚴病 占2.3%,临床表现酷似脑瘤,常有阵发性头痛史,严重时昏迷或伴喷射状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瘫痪等,极易误诊。

5.内脏裂头蚴病 仅占1%,临床表现因裂头蚴移行位置而定,有的可经消化道侵入腹膜,引起炎症反应,有的可经呼吸道咳出,还有见于脊髓、椎管、尿道和膀胱等处,引起较严重后果。

曼氏裂头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以手术摘除虫体为主。手术需水肿减轻、硬结形成后进行,取出虫体。一般病例手术后可给予吡喹酮治疗,同时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因虫体破坏所致的过敏反应。或用40%酒精混以奴夫卡因,注入囊内,杀死虫体。

裂头蚴病只要能够及时确诊,预后较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是可以治愈的。此虫也可广泛侵及双肺、胸腔、腹腔或淋巴结等组织,导致严重的后果。

专家提醒,曼氏裂头蚴病主要经皮肤或经口感染,宣传教育有重要意义。避免用蛙和蛇皮、肉敷贴皮肤、伤口,不生食或食用未熟蛙、蛇、鸟、猪及其他动物肉类以防止感染。近年来生食蛇血、生吞蛇胆及各种野味所致感染有上升趋势,应予以足够重视。饮用生水误吞剑水蚤也可感染,另外在游泳时原尾蚴经眼结膜侵人也有零星报道,值得警惕,加强肉食检疫对预防本病也有一定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邓丹

编辑:周文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