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2月26日讯(通讯员 刘阳荣)“没想到这么快又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的车间上班了,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可以拿到工资2000多,还可以照顾老公的身体,又能够把家里的责任田种下来够自家人吃,蛮好。”永州华宝塑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48岁的周海燕一边忙碌着压制塑胶花边,一边告诉区里派来的防疫联络员,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公司管理员介绍,她是公司的一名集中生产员工,从事机压花边操作。
周海燕是冷水滩区高溪市镇街道居委会下马渡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因老公在自家修水池时不慎跌倒身体残疾,丧失了正常劳动力。她在该公司上班至今快2年了,由于有她的就业收入,她家顺利地脱了贫。
永州华宝塑胶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自2018年3月租用原高溪市粮库闲置仓库建成扶贫车间,从事出口代生产加工塑胶工艺制品,公司优先考虑接纳贫困户劳动力,吸纳高溪市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残疾人员工60余人,员工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是区里有名的“扶贫车间”和规模企业。
在省、市、区组织部门派驻企业复工复产防疫联络员工作启动以来,冷水滩区医保局派驻该企业防疫联络员在落实防疫监督、信息收集等基本工作任务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开展“一企一员”管家式服务。在得知该公司绝大部分员工为周边留守人员和贫困户时,防疫联络员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商量决定,除了必须要集中员工从事生产活动情形以外,将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和简易手工从生产车间转移到当地农户家生产,让“扶贫车间”在农户家中“分散生产”,由企业派员定期为贫困残疾人送来原材料,取走成品,送来工钱,减少员工进出车间次数。同时,企业还安排专车对离企业较远的雷溪坪、香馥坝等村集中上班员工进行上下班接送,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目前,该企业自2月21日复工以来已经有32名员工集中在车间上班,有13户贫困户、6名残疾人在家中“分散生产”,企业的这种复工复产方式既安全又实用,有效地节约口罩等紧缺防护用品的使用,减少了员工的集中接触,同时又避免了因“疫”返贫,深受广大返工员工赞誉。
来源:红网
作者:刘阳荣
编辑:周文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