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雨后初霁,春意盎然。东安县舜管局塘家梯田,层层叠叠的蓄水梯田如白绸缎盘绕,白纱般的薄雾缭绕山峰,如梦如幻,胜似人间仙境。
趁着晴好天气,村民踏着露珠结伴而行,前往高山梯田上的香花山采撷茶叶。
红网时刻永州4月13日讯(通讯员 唐明登)4月12日,素有“千年云雾茶谷”之称的东安县舜管局塘家梯田坝头上峡谷,十里长的云雾茶谷绿意绵延,竹林下、涧溪间、乱石中、古道旁随处可见茶树嫩绿勃发,茶芽肥硕,满目翠绿。
眼下正是茶叶采摘的最佳时期,趁着晴好天气,塘家村村民胡其兵、胡其泉跟妻子踏着露珠结伴而行,前往高山梯田上的香花山采摘茶叶。他们忙着用传统的方式采摘原生态云雾茶,在一片盈盈绿意中,双手在叶片间上下翻飞,轻轻掐下嫩绿的茶芽,握在手中,待到手掌盛满,轻放进腰间的竹篾筛里,竹篾筛渐渐“绿”了起来。
云雾茶叶芳芽吐绿,茶芽肥硕。
采摘云雾茶的标准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云雾茶最金贵的就是清明节前后采摘的‘明前茶’,十斤茶青才能炒出一斤成品茶。塘家村海拔高、气温低,今年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云雾茶的采摘期比外面晚了5天。”胡其兵介绍道。
“采摘云雾茶得起早,带着露水茶叶更娇嫩,采茶的标准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动作娴熟的话,一天能够采摘5斤以上。”妻子唐小云说道。
每年清明前后采摘的茶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被称为“明前茶”。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有着“明前茶,贵如金”之说。塘家山云雾茶上佳的“明前茶”一年只有十多斤的成品茶,十分珍贵。
好茶的“价值”在于好山好水,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是塘家山云雾茶的最大卖点。在塘家梯田人眼里,最美不过这方山水。
“塘家梯田周围群山环绕,空气清新,山泉清澈,一下起雨,云雾缭绕,就像人间仙境,云雾茶是野生茶,不施肥、不打药、原生态、纯天然、零污染,是百分百的绿色有机健康放心食品。”胡其泉津津乐道地夸起云雾茶的好处。
据了解,塘家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海拔高、纬度低、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每年有近200天云雾缭绕,独特的气候,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塘家村已有一千多年的种茶历史。
塘家村首屈一指的制茶技艺三代传人65岁的李龙保正在炒茶。
采茶归来,在村民夏玉圆家中将采摘下来的茶青摊晾择净,然后进行手工炒茶。经过摊青、杀青、炒制、揉捻、烘烤、凉干、打包等工序才能制成上好的云雾茶。塘家山云雾茶的手工炒茶技艺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手工炒制是云雾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今天炒茶的技师是塘家村首屈一指的制茶技艺三代传人65岁的李龙保。
“塘家山云雾茶品质关键在翻炒,从‘杀青’、‘回潮’,到‘辉锅’,每个步骤都讲究火候和力度,这样才能炒出香气浓郁、口感甘醇、颜色一致的好茶。”谈起炒茶,李龙保说得头头是道。他双手不停地在锅里搓、揉、压、推,那一撮撮青叶仿佛就粘在他的手上,随着他灵巧的手掌翻转,锅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茶香。炒茶是个技术活儿,茶的品质好坏全在于炒制师傅的一双手,有经验的师傅能根据茶叶的变化,随时调整温度、手法和力度。这样炒出来的茶更重实,叶和芽紧凑地包裹在一起。正因为有了时间和匠心的“点化”,手工茶的回甘更好,也更经泡。
炒好的云雾茶,刚好起到烘焙、定香、定型的作用。“炒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技巧,需要一批年轻人传承祖辈的制茶技艺,我愿意跟大家交流学习,并把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李龙保一边指点夏玉圆炒茶,一边道出了自己的心愿。
茶叶炒制成品后,大家围坐一桌,品尝茗香。茶叶在水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翻腾,然后徐徐下沉,叶片舒展,簇立壶底。冲泡出的茶汤颜色杏黄,香气清鲜,凉爽甜醇,回甘生津。
对于今后的塘家村云雾茶产业发展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要规范塘家山云雾茶的采摘、炒制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李龙保说道。
“塘家山云雾茶要注册品牌,设计专门的包装盒,推上市场,卖出好价格。”夏玉圆说。
“依托塘家梯田乡村旅游发展,吸引城里的市民前来休闲、体验采茶,发展茶叶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增加老百姓收入。”胡其泉说。
“保护好塘家梯田的山山水水,划定塘家山云雾茶产地保护区,严禁开发破坏,让好茶好山水代代来传。”胡其兵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唐明登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