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陈雄德 永州报道
夏日的黄昏,夜幕降临较慢。趁着晚饭的时分,漫步村里,溜达了将近一个小时。我驻村的这个地方叫联塘村,属零陵区梳子铺乡,距零陵城区约40公里,全村13个村民小组1500多人。回到村委会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眼前和脑后总是浮现白天来村采访的种种情景和与村民交流以及参观的一幕幕画面。
村民眼中的扶贫工作队
联塘村因离城区较偏远,村里没有特色产业,一直贫穷落后,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换将,原来的工作队因各种原因撤回了城里。顶艰而上,担当而行,啃最硬骨头,接下这重任的是现扶贫工作队队长,零陵区商务局副科级干部、工会主席罗荣生和发改局干部肖春生以及区花鼓戏剧团陈然。
彭建国,是我走访的第一个已脱贫摘帽的村民,他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人多劳少,有老有小。无技术特长,无产业支持,年收入低,家中一直贫困被纳入贫困对象,2016年以来经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精准帮扶,通过给技术,帮扶贫贷款,办起了家庭养殖场。现已发展养殖肉牛20多头,年增纯利10多万元,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他的一席话说出的也许是全村人民的共同认知和感慨。他说:“工作队初来乍到时,我们确实是较冷漠和疑惑,认为走过场的多,办实事的少,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觉得这支工作队与众不同,他们不仅沉得住,而且吃的苦,不见他们说大话,讲空话,只见他们出实招,做事实。白天罗队长带领队员与村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对村里的家家户户的真实情况都弄得清清楚楚,记录在册。有的农户不在家,他们等候多时,甚至三番五次直到见面互交心底为止,晚上他们把白天发现和遏制的问题摆在桌面,共同商讨,谋划对策,能解决的立马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就这样群众感到他们越来越亲近,越来越同情,有了这样的扶贫工作队,联塘村有了希望,看到了脱贫攻坚的曙光,群众脱贫求富的信心倍增。”
青蛙养殖大户黄建辉,原在外创业,发展得不错,但闻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他们几次回乡打探和考察,在了解后得知工作队真实把联塘当成了家,吃住在村委会无要事不回城,就是回城办完事又随即又赶回村里来,真正是进城办事当出差,回到村中才实在。受其感动,他决心回村投资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利用村里的有利条件,首期投资60万元建起了青蛙养殖场,如今规模扩得更大,产值也随之增高,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养殖大户发展到6家,有了典范就有了更大的影响,在扶贫工作队的精心帮扶下,群众不等不靠,扶心扶志扶思想,村里的养鹅、养鸡、养鸭、养牛、种瓜种果的种养一体式呈现出一个崭新的联塘,走近联塘可闻蛙声、鸡声、鸭声、牛声、声声入耳,村里村外,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民黄建华把联塘扶贫前后的对比描绘的形象逼真,联塘是个穷地方,一年只有半年粮,人穷思想不解放,日子越穷越紧张,党有政策搞扶贫,工作队帮拔穷根,引技术配资金抓项目兴产业,村里年年大变样,如今家家都致富,幸福的日子喜洋洋。
工作队心中的联塘村
接到组织的指令,踏进联塘村的第一步,扶贫工作队队长罗荣生和他的团队已与联塘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们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他们息息相关,为联塘的未来下了不拔穷根势不还的决心,那一刻起,他们的脑子已经绷得越来越紧,紧迫感愈发强烈。
联塘是个省级贫困村,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共339户1545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02户,贫困人口398人,2016年前已脱贫56户239人,余下46户159人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2020年底全面脱贫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社会,联塘的任务艰巨。既然走上了扶贫这条路,工作队就义无反顾,以壮士断腕之勇毅完成使命。摸清了村情,熟识了每家每户的底细后,就要精准把脉,靶向施策,做到有的放矢,步步扎实,他们心中的联塘是要变成山清水秀,村前整洁,乡风文明,百姓富裕的新时代农村。
四年来,驻村工作队坚决落实“三保障”,因户施策、精准帮扶。落实易地扶贫搬迁5户11人;落实危房改造52户,落实雨露计划20人次,泛海助学3人次;落实义务教育67人、学前教育9人、高中教育2人,对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生资助覆盖率达到100%。
村支书黄建设说:“四年来全村争取上面的政策和资金,共投入近300万元资金,助推了联塘的大发展。罗队长他们起早贪黑跟群众一样不辞辛劳,坚守吃住在村,作为支书,我心有感慨,也跟他们撤到村委会吃住,老婆孩子在40公里之外的家中。”
去年6月正值省检,为把工作做得更实,那时正是罗荣生父亲病重期间,但他却没有请假,待到父亲病故他回去三天,对着父亲遗像他眼含泪水,梗咽地说了句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们中的工作队员肖春生家里有两个小孩,大的才上小学,小的刚进幼儿园,两个小孩上学需要请人接送,爱人又在上班,他记在心里,在电话里对老婆说,你辛苦了,等撤队后再陪陪你,慰劳你,这就是他们的扶贫之策,扶贫之念。
小康路上的新征程
经过四年的脱贫攻坚,如今的联塘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副美丽如画的乡村新景观。这里在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不再是“脏、乱、差、穷”的落后面貌,取而代之的是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环境优美、路通人和,一派欣欣向荣的幸福景象。
走进联塘,眼可观,手可摸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点亮工程全覆盖。2016年12月,联塘村投入资金36万元(财政补贴18万元)用于全村点亮工程,在13个小组安装路灯100盏。通组道路全硬化。新建了2条总长2000米的“联木公路、幸福路”。村主干道提质扩宽3900米。饮水难题得到解决。整修了中间塘古井、井岗冲古井、门前岭古井、黑山蒋家古井、莲塘彭家古井等五口水井,得到了村民的“点赞”。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新修中间坝、清明塘、石基塘等三条水渠总长1300米;加固联塘水库副坝200米,加固清明塘正坝120米,架桥三座,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方便了村民发展生产,突破了失耕抛荒的瓶颈,实现了全村抛荒田“清零”。他们还在村里设立了金融便民服务点,安装了助农POS机,免费为村民代交话费,方便村民取款。新建村会议室、便民大厅120平方米,实现了“一门式”服务。
为了让广大村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实现脱贫致富不返贫,联塘村坚持以“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这个思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年来投资20万元入股联塘生态养殖场,已实现年出档5000头肥猪,村委会年分红3万元;投资80万建成100千伏光伏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年收益约8万元;建成50亩油茶林套种药材迷迭香基地,预计年收益3万元。目前,联塘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到11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有了坚强保证。
开启小康新征程,为民谋得幸福来。今年,全村已全部脱贫,家家户户已昂首阔步奔向了小康之路。“年底工作队即将撤队,而他们全村人其实难分难舍。联塘扶贫四年路,足迹汗水遍村前,青山作证给评说,联塘史册留功名。”村民黄君元激动不已地说。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雄德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