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年不松懈,慎终如始战正酣。
金秋到来,进入大丰收季的潇湘大地,脱贫攻坚脚步铿锵有力。在永州市贫困地区广袤的山野之间,白墙青瓦的村居掩映在群山之中,蜿蜒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田间劳作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采取超常规举措,凝心聚力,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重大历史性成就。
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贫659016人,贫困发生率从13.5%降至0.27%,77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新田、江华、宁远、双牌、江永等5个贫困县摘帽。2020年全市剩余的未脱贫人口14523人已基本达到脱贫条件,将在今年全部脱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产业扶贫探索了新路子
永州市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可持续的方法路径。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模式,推进特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文化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发展,14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498个贫困村建设基地56.5万亩,累计带动42.66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占全市已脱贫人口的近70%。2016年,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活动在永州市举行。
“互联网+”社会扶贫打造了新品牌。按照一网统领、两线并行、三级联动、四员助力、五台同唱的“12345”模式,整市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2017年,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现场会在永州召开,永州市荣获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突出贡献奖。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注册贫困户21.71万户、爱心人士58.44万人,爱心需求对接成功累计45.25万次,对接成功率达到74.2%。
探索“四扶四建”志智双扶新模式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行以“扶志气建讲堂、扶技能建中心、扶产业建基地、扶队伍建堡垒”为主要内容的“四扶四建”创建活动,通过思想发动、产业带动、培训推动、道德促动,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农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引导贫困群众从“等着扶”向“主动干”转变、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从“看客”向“创客”转变,中央电视台等8家央媒进行了报道,祁阳县“四扶四建”入选全国扶贫典型案例,在2019年《瞭望》新闻周刊、国务院扶贫办官网上推介。
同时,探索了分类管理、分色预警防止返贫新机制。综合致贫原因、贫困深度、脱贫难度、脱贫成效、返贫风险等因素,对建档立卡中的脱贫监测户、未脱贫户、边缘户、档外特殊对象户以及家庭收入支出急剧变化户,按“红、黄、蓝、绿”分色预警,单独建立数据库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精准帮扶,建立了“未贫先防、临贫即防”的新机制。
开创消费扶贫新局面
永州市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瓶颈制约,着力实施扶贫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五进”行动,建成12个运营中心、100余家城市社区加盟店、500余家乡村两级供销电商综合服务站的销售网络,对接贫困地区农产品基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1000余家,812个产品入选全国消费扶贫产品目录,全市实现扶贫产品销售总额近7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多万人。特别是在今年应对疫情影响中,市县两级通过安排工会经费、政府采购、线上直销、代言展销、以购代销、直播带货、微商促销等多种形式参与消费扶贫,帮助销售贫困地区滞销水果5648吨、蔬菜12063吨,销售金额1.2亿元。江华瑶族自治县成为国务院扶贫办指导举办的2019年“10·17”扶贫日活动——“你我通行·社会扶贫”论坛全国视频直播的三个县之一;祁阳县推行的“好货出巷,变产品为商品;好景出乡,变资源为资产;好汉出山,变劳力为劳务”“三好三出”模式被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江永县探索创新“五大体系、四支队伍、三个主体”“543”消费扶贫工程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市场广泛关注。
此外,永州市的“扶贫车间”、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抓党建促脱贫、扶贫保险等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蒋云鹏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