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12月23日讯(通讯员 刘庆辉 艾邝雄)蓝山位于湘南边陲,毗邻广东省连州市,是“楚尾粤头”,是东南沿海通往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湘江源头在永州市蓝山县天犬岭,是湖南的母亲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蓝山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认真落实“湘江治理和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目前,蓝山县实现了全部河流和各类水库河长制全覆盖,河道断面监测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100%,水质位居全市前列。
蓝山拥有多个国家级的美誉
蓝山拥有湘江源头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全国木材战略储备试点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享誉。
全面贯彻党的治水管水的总体思路,全力打好湘江和源头保护战
2020年,河长制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河长制工作为总抓手,全面落实四个坚持,奋力打造幸福河。即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定不移践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全力打好湘江保护战和源头保护战。
一是严格落实《湖南省第5号总河长令》,认真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非法矮围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河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4个问题,按时间节点已全部销号,全县“清四乱”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二是编制了“一河一策”,各部门按照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三是依法编制了13条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方案”,对河道管理范围进行了科学划定。四是编制了“蓝山县舂陵水、舜水岸线利用规划”,对河道岸线功能区进行了科学划分,河岸分区管理有序推进。五是在上一轮的河道采砂规划基础上,编制了新一轮五年河道采砂规划,科学规划了全县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可采区、禁采区、保留区。六是县政府办印发了《蓝山县河道采砂管理办法》,依法确定了河道管理范围禁采区域和河道砂石资源的管理模式,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对蓝山县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面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切实推动湘江及源头共治共建共维护的保护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历来高度重视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在2013年,决定将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明确要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来实现湘江流域“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美好愿景。为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省政府于去年12月,以湘政办发〔2019〕62号文件,印发了《湖南省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方案》,蓝山县全面领会精神,逐项目抓好贯彻落实,并引导全民参与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切实推动湘江共治共建共维护的保护格局。
7月底,蓝山县印发了《蓝山县湘江源头保护开发2020-2021年实施方案》,此《方案》是全面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具体行动,是全面贯彻落实杜家毫2018年6月29日地实地考察湘江源头“保护湘江首先要保护源头”的指示精神。结合创建省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全县上下将坚定不移扛牢湘江源头保护开发政治责任,深入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奋力打造幸福河。着力在保护意识、深度治理、精品示范、信息支撑等方面下工夫,重点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优美水岸线、先进水文化做文章,确保“湘江北去、漫江碧透”,制定的可操作性实施方案。
巩固提升河长制“六化”建设,完善湘江源头保护机制
“六化”建设是永州市率先推出的值得推广的一项河长制工作措施。蓝山县深入推进基层河长制河长履职常态化、能力建设标准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宣传培训实效化、样板河创建特色化、台账资料科学化“六化”建设,进一步补齐基层基础建设短板和弱项,推进基层河长办自身能力建设,提升乡镇、村河道管理水平,保障基层河长制“最后一公里”取得更大实效。
全面强化河长履职尽职,确保湘江源头保护措施落实落地
蓝山县时刻牢记杜家毫“保护湘江首要是保护好源头”的叮嘱,进一步强化县乡村三级河长履职尽职,确保河长履职常态化,蓝山县县、乡、村三级河长共465名,民间河长20名,按照《湖南省第1号总河长令》要求,按频次积极巡河,通过巡河来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今年,针对发现问题对各部门下达了交办函56份,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行政河长、民间河长的职责,严格实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带队巡河,民间河长自发巡河”制度,对河道进行全面巡查,确保河道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小水电清理整治显成效,企业为环保让利
蓝山县小水电站177座,总装机16.85万千瓦,电站数目居全市第一,其中毛俊水库淹没处置6座,毛江水库淹没1座,纳入“一站一策”清理整改电站170座,整改类电站167座,退出类电站3座(金鸡岭一、二、三级电站),按照蓝山县小水电清理整改“一站一策”方案,至11月20日,已完成环评任务134家,林地审批任务92家,用地手续预审任务81家,水许可任务数70家,并完成了生态流量监测设施装安装和信息监测对接。7月份,完成了被列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的大村、万年桥电站环境问题整改,整改做法受到省领导肯定。
水利工程利民惠民,为百姓筑牢安全防线
蓝山县“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1791万元,完成河道治理42.155km,现已完成5098万元,2021年全部完工。2018年完成了钟水河火市段治理工程,新建护岸总长8.875km及附属工程,投资1600万元;2019年舜水河二期治理项目,工程总投资为1998.95万元,新建护岸总长11.885km及附属工程;舜水河上游灾毁河道修复工程,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所城镇清江源村和团园村、湘江源乡高源村河道共5.3km治理修复;2020年,投资约7300万元,实施舜水河综合治理防汛通道工程,治理河道11km,已完成投资700万元;投资1691.17万,实施舜水河二期治理延伸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5.1km,正组织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通过河道治理,县城及舜水、钟水等增强了防御洪水和山洪灾害的能力,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塔峰镇、土市乡、太平乡等乡镇重要河段河岸堤防得到加强。
全面推行“双河长制”,民间河长助力河长制
“民间河长”活动中心的成立与县河长办合署办公并参与管理,通过开展民间河长巡河活动、“净滩活动”等宣传活动,极大推进了蓝山县河长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良性发展,使蓝山县河长制工作公众参与意识和问题矛盾处置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民间河长”和环保志愿者自发宣传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民间河长”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和河长制活动多达50余次,参与人数达4000余人,全县人民对保护湘江源,爱护母亲河的意识更加浓厚。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能人志士担任“民间河长”,充分发挥“民间河长”的促进作用,呈现“行政河长”与“官方河长”共同治河的局面。
突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开展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并以此为契机,蓝山县在湘江源头开展了永州市2020年“全面落实河长制 奋力打造幸福河”主题宣传活动、“河长制进党校”“保护湘江源头从我做起签名”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展板、横幅、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形成了“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全县共悬挂宣传横幅、电子屏幅500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4万份。
来源:红网
作者:刘庆辉 艾邝雄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