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4月15日讯(通讯员 盘承辉 唐盛裕)今年来,双牌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大力推行“四个三”(三抓三建三促三治)工作法,全力打好春耕生产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早稻播种面积6.45万亩,春播各种旱杂粮4.82万亩,全面完成春播任务。
集中育秧面积核查。
“三抓”强组织
县委、县政府将春耕生产作为开年第一大事来推进,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形成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春耕的良好格局。
层层分解,抓面积落实。做到任务早安排,由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根据不同乡镇、村、组、户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将市定6.45万亩早稻生产任务层层进行分解落实,逐级建立任务分解台账,将任务指标一一落实到具体的农户和田块。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超过省定任务0.23万亩、市定任务0.03万亩。
力量下沉,抓责任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推进,将粮食生产明确为各级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责任,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组包户,户包丘”工作机制,所有联乡县级领导每周下乡督促调度,后盾单位班子成员联村协助落实生产计划,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和督促。县大督查办、县作风办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各级干部力量真正下沉到基层,工作任务和责任真正得以落实。
宣传发动,抓政策落实。做到宣传入户入心,通过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县驻村工作队长会议,各乡镇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全面解读春耕生产政策,共培训县、乡、村三级干部600余人次。广泛深入开展专题宣传,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标语、村级民声微信群等平台常态化宣传春耕生产,全县共印发《2021年双牌县粮食生产工作意见》《双牌县2021年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实施方案》《双牌县2021年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工作奖补惩处措施》和《禁止耕地抛荒承诺书》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镇、村干部全覆盖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告知,重点宣传耕地抛荒和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充分激发广大农户发展早稻生产的积极性。
高标准农田改造。
“三建”优基础
围绕春耕备耕强基础,持续改善粮食生产软硬件设施,提升全县粮食生产保障能力。
建农田设施。切实抓好冬春修工作,全县共整修机耕路3700米,修缮农田灌溉水渠10700米,积极发动各乡镇、村、驻村后盾单位和大户联动共进,因地制宜解决当地高岸田的缺水问题100余起,总面积达1200余亩,如理家坪乡车龙村在后盾单位的帮助下,成功钻井取水,解决了该村300多亩高岸田的灌溉问题,全部流转给大户用来种植红薯;五星岭乡共铺设涵管、水管10000多米,解决了29处300余亩耕地用水困难问题。
建服务体系。根据双牌山区地形多,田块小、形状不规则的特点,积极推广小型机械设备,备耕以来全县粮农新购各型翻耕机212台(套)、手扶插秧机4台,全县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储备各类农业机械110余台(套)强化农资服务,县城及各乡镇农资企业对种粮农户实行送货上门服务,目前全县共配送(销售)农膜41吨、种子13万公斤、复合化肥3250吨,完全满足了春耕生产的需要。此外,县农业农村、农机、供销等部门组建了7支工作队到各乡镇指导春耕生产,县建行出台了支持大户发展粮食生产的金融政策,从事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的陈兰公司与种粮大户签订了烘干、收购协议,为大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建规模基地。大力支持种粮大户扩大生产,建设规模基地,目前全县种粮大户156户,共建成200亩以上规模早稻基地12个,总面积26250亩,占全县早稻面积的40.7%,如五里牌镇种粮大户胡彩云,今年新增早稻240余亩,基地规模近700亩;泷泊镇大户蒋良跃,今年种植粮食达到2200余亩。
“三促”增效益
充分运用领导办点、政策激励、技术推广等手段,着力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生产效益。
办点示范促升级。突出领导办点示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各创建1个10000亩双季稻示范片,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县长分别创办1个5000亩双季稻示范片,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均根据所在乡镇实际情况明确了办点示范面积任务,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共创建示范点16个,面积达29600亩,有力带动了全县春耕生产打开局面。
政策激励促稳面。一方面,用好用足国家相关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县里出台了具体激励措施,如:《双牌县2021年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工作奖补惩处措施》。
农技推广促提质。大力推进良种良法,具体做法如五里牌镇建设的7500亩“向阳河双季稻”示范基地,全部推广种植高档优质稻天龙1号、采取统一播种、统一机防(病虫害无人机防治)、统一机收的“三统一”高质高效栽培模式;泷泊镇的“稻—油”水旱轮作基地,将充分利用“超级稻”的高产和富余的温光资源发展一季高产中稻+一季再生稻+一季油菜的绿色高效生产方式。加强田间技术管理,县农业农村部门调动基层农技力量50余人开展田间服务,并安排专人对全县集中育秧点进行技术管理。为全县200亩以上规模基地各配备技术顾问1人,以帮助及时解决粮食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三治”补短板
着力补短板,集中力量整治耕地使用乱象,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稳住粮食生产面积。
江村镇农户利用旋耕机平整早稻秧田。
治耕地抛荒。实施最严格的治理耕地抛荒考核制度,对考核排位前3名的乡镇,给予一定奖励和涉农项目支持;对全年发生耕地抛荒面积超过10亩或连片面积超过2亩的乡镇,将严肃追责到底。全年发生耕地抛荒面积超过30亩,连片面积超过3亩以上,在上级检查中受到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的乡镇,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到位。同时,督促乡镇加强对可能抛荒耕地提前进行摸排,全县共摸排可能抛荒耕地6400余亩,其中已治理4100余亩,其余面积全部安排专人负责整改。
治非粮占地。大力整治宜粮耕地“非粮化”现象,全县累计排查耕地“非粮化”现象677处,面积18635亩,对非粮占地问题制定专门整治台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目前已有6起非粮占地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已完成复粮面积1120亩。
治土地违法。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强力开展“双违”整治,全县已累计拆除违法建设面积0.13万平方米,并及时进行复垦复种。同时,将土地执法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执法监管网络,在各乡镇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严厉打击各种乱占耕地、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来源:红网
作者:盘承辉 唐盛裕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