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冷水滩:助推校企合作 共育工匠人才
2021-04-23 10:33:40 字号:

红网时刻4月23日讯(通讯员 卢璐 龙谦明 冷水滩站记者 周吉锋)近年来,冷水滩区人社局按照“就业导向、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原则,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培养统筹,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实现校企共建共赢。

冷水滩区人社局对恒康药业开展新型学徒制进行调研_副本.jpg

冷水滩区人社局对恒康药业开展新型学徒制进行调研。

牵线搭桥为校企“当红娘”

“我们深圳的厂区要整体搬迁到永州,采购的机器正逐步到位,我们现在需要新招聘进来大约500个员工。”近日,弘电电子有限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吴旺菊打电话给冷水滩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反映近期的企业用工情况。

得知企业情况后,冷水滩区人社局派专人与弘电电子人力资源部对接,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制定招聘计划,一方面利用永州智慧就业网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招聘人员;另一方面,牵线永州育才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就校企合作事项深入洽谈。

在技能培训方面,冷水滩区在做好日常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主动牵线搭桥,搭建起校企合作平台。为进一步解决园区内企业招工难,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难的问题,冷水滩区定期深入园区企业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座谈会。组织永州综合职业中专、永州育才技工学校、永州龙翔职业学校、永州方政职业学校、永州德舜技工学校等多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与新辉开科技、捷力泰科技、迈锐客科技、弘电电子、瑞柯电子、锦希时装、重庆啤酒等30多家园区重点进行交流洽谈。

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_副本.jpg

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创新模式为合作“添新翼”

“在校企合作方面,去年通过区人社部门牵头,去年我们为企业定向培养了60多名中级技能人才。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提升了技能素质,这也是我们今后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方向。”综合职业中专副校长朱红国介绍说。

从2018年起,冷水滩区开始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企业培训中心制度。恒康医药管理有限公司、湖南熙可有限公司、新辉开集团相继与区内职业技能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启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进行,力求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和企业培训中心制度逐步发展成为全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举措。

为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冷水滩区大力支持各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与签约企业共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标准、产品标准、企业文化等引入教学内容,将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定期安排学生学员到企业顶岗实习,派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探索建立院校育人、企业用人和入学即入厂、入校即入企的校企联合培养的“双师型”人才培育模式,切实提升校企合作实效。

开展座谈会 促进校企对接_副本.jpg

开展座谈会,促进校企对接。

岗位提升为发展“铸工匠”

为提升全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满足企业产业升级的技术需求,冷水滩区人社局指导企业与有资质的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对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按企业具体技能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由学院老师和资深师傅共同授课,采取“理论知识+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到企集中培训,有效帮助产业工人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弘扬工匠精神,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自高溪市镇的严春燕是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她说:“技师学校的专业老师和厂里的师傅共同在车间指导我们实操,还教给我们很多理论知识,课后还可以在微信上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我感觉这段时间工作上进步了不少。”

截至今年4月,冷水滩区人社局在全区7家企业完成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9期,培训在岗职工340人,共涉及电子精密机械装调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6个工种。

冷水滩区人社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鼓励和推动各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务实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把校企合作的基础打牢夯实,通过提升工作技能,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

下一步,冷水滩区将紧抓就业和人才两条主线,进一步探索开展生产与教学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与市场一体化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让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全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卢璐 龙谦明 周吉锋

编辑:陈小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