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18日讯(通讯员 陈丰收 唐根深 张晓林)红旗,象征着革命,象征着希望,代表着无数革命先辈曾经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出的鲜血。1934年8月23日,中央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参谋长李达率领红六军团9700余人在菱角塘短暂停留,但留下来一系列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红色历史,走近红色书本中。
“工农专政”等红色标语的故事
萧克、王震将军进驻画眉山村时,将唐介元家作为临时作战指挥部,并住宿一夜。红军临走时在堂屋内墙上用毛笔写有“工农专政”横排标语,“欢迎白军士兵来参加工农革命”,落款“红军、锋团、整机”的竖排标语,据唐介元回忆,当年柱子上还有“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地主恶霸”等标语,由于红军走后,国民党政府要拆除唐家的房子,为保护标语,唐家用石灰粉刷了写有标语的内墙,才得以保存。
“半截象牙筷”的故事
1934年红六军团在画眉山村休整时,将领萧克住在村民唐介元家,当时,唐介元的母亲唐春香患了眼疾,行动不便。军团长萧克知情后,特地安排警卫员赵新元和孟长发两人到邻近村民家中,专门购买鸡公血和奶水等原料,还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双象牙筷,截断了半节,与鸡公血和奶水混合后磨成汁,治好了唐介元母亲的眼疾。红军撤离,萧克将军就将这剩下的半截象牙筷送给唐介元父亲,唐家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成为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一盏红军信号灯”的故事
1934年8月23日,红六军团从双牌向零陵进发,双牌茶林镇大河江村民邓柱三自告奋勇主动为红军带路,当邓柱三将红军部队送到炭木桥至零陵菱角塘的大路上后返回时,红军官兵见天色已晚,担心邓柱三独自在荒山野岭中夜行不安全,便不顾邓柱三的再三婉拒,执意将一盏红军作战联络的信号灯送给了邓柱三夜间行路照明。邓柱三回到家后便将红军送给他的“宝贝”珍藏了起来,直到1975年,邓柱三的家人才将这保存多年的军用信号灯,无偿捐赠给了县人民政府,现被送到了永州市博物馆珍藏。
“一张红军欠条”的故事
1934年8月,红六军团翻过菱角塘最高的山峰——丫鬟岭,穿过钓龙亭山林地,来到达炭木桥村。红军不仅严守军纪军规,还关爱体贴群众,不经同意不进老百姓的家,不动老百姓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即使需要进村购米买菜,不仅分文不少,也不强买强卖。村民胡清明看到这支不扰民、守纪律的红军队伍,心存敬意。于是,他从村民陈景斌家中借来大米,用自家的红薯拌和在一起煮成红薯粑粑饭,热情款待红军士兵。临别时,我们的红军战士因没有生活费,只好写下了一张欠条,再三叮嘱胡清明要好好保存,日后再回报。从此,“一餐红薯饭、一张欠帐单”的红色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1950年,零陵县人民政府任命胡清明为炭木桥乡长。
“古街上枪声”的故事
当红军抵达菱角塘街上时,调查了解,得知唐银青系地方团丁骨干分子,平时助纣为虐,欺压百姓,作恶多端,早已没有人性。为挽救唐银青,红军对其讲明道理,教育他多做善事,可他听不进半句忠言,全然毫无悔改之意,铁了心要与人民反抗到底。红军在菱角塘街召开群众大会。在街上张贴了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的布告,宣布唐银青罪状,将其执行枪决。菱角塘街上及周边村寨的群众闻讯后纷纷赶来,聚集在空坪上,“呯—呯—”两声枪响在古镇上空久久回荡,震撼着人民的心灵,洗涤了人民心中的雾霾。在菱角塘这个古镇上响起的这两声正义枪声,现已载入永州史册。
时逢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更要用活用好红六军团留下的宝贵革命财富,努力讲好红色故事、杰出楷模、发展变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重点难点事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为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新菱角塘不懈奋斗。
来源:红网
作者:陈丰收 唐根深 张晓林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