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零陵的历史文化“密码”之永州武庙
2021-07-13 11:15:45 字号:

红网时刻7月13日讯(通讯员 刘辉 刘芳)永州武庙位于东山之巅,始建于明初,依山势营造,突出高山仰止的气派、雄伟壮观的气势和庄严肃穆的气氛。明末时毁于兵火,清朝时为宣扬忠义之气而屡次重建或修缮,现存建筑存立至今也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关羽因其忠义勇猛,在民间百姓心中一直拥有很高的地位,因明代之前即已经开始流行的三国人物评话和明朝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关羽的忠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被尊为“武圣”。在官方组织与推动下,明朝时永州府开始建造祠庙祭祀关羽,时称为“汉前将军壮缪侯祠”。明末清初,武庙在朝代更替的战乱中毁于兵火。顺治十三年(1656年)永州府参戎刘文选重修武庙,匾额题名为“关帝庙”。雍正三年(1725年),在原有年中祭典的基础上再加春秋祭,祭祀规格提高,且开始被称为“武庙”。乾隆年间,永州府总兵高翰、零陵县令黄九叙、及永州府总兵刘君辅等人组织军民先后三次进行重新修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总兵鲍友智、知县丁煦等又加重修。光绪十年(1884年)进行了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增建,现存武庙建筑多为此次修建活动的遗存。

永州武庙为砖木结构,整体坐东朝西,现存建筑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正殿为重檐歇山高台围栏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面宽26.96米,通进深20.2米。外观红墙青瓦,翼角高翘。正殿屋顶正中竖宝葫芦,两端安装大吻兽,其余檐角安鱼形吻,两山置博风板和悬鱼。殿前走廊宽3米,廊用二十根柱支撑下檐,前明次间金柱四根与殿中四柱组成柱网,用双井字大梁枋,前与金柱相连,其余三方嵌于墙体,构成坚固的砖木抬梁框架,承托屋面荷载。殿堂前廊有柱六根,其中青石龙柱四根,柱高4.73米,柱径0.41米。浮雕石龙,从下而上缠绕其中,龙头硕大,横跨凌空0.62米,张嘴含珠,形态十分生动,腾空欲飞之势毕显。这样粗大精细雕琢的石龙柱,实属罕见,堪称国宝。殿前设六柱单檐歇山抱厦,抱厦后脊延伸,与大殿重檐连接为一体,做成天沟。抱厦正中亦竖宝葫芦,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甚是雄伟壮观。

永州武庙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是石雕艺术。殿前两根青石龙柱,柱高4.73米,柱径0.41米。浮雕石龙,从下而上缠旋其中,龙头硕大,横跨凌空0.62米,张嘴含珠,形态十分生动,腾空欲飞之势毕现。这样粗大、精细雕琢的石龙柱,国内罕见,堪称国宝。抱厦前的两尊石雕雄狮、青石浮雕五龙御路石,筋骨鳞爪毕现,功力透彻,雕琢精细,栩栩如生。这些精美的石雕作品表现了古代零陵人民的精湛的艺术。

来源:红网

作者:刘辉 刘芳

编辑:陈小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