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提高村民素质、带活乡村经济的重点产业,正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作为金洞管理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地——金洞镇,也在全民旅游浪潮中因地制宜、奋发有为!依托地理地貌、生态环境、少数民族文化等独特资源,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五大优势,做大做强“山水文章”,形成了以“金洞漂流”金字招牌,集休闲娱乐、绿色康养、生态有机等乡村旅游体系。
发展适宜产业 优化产业振兴格局
根据发展乡村旅游要精准识别发展条件的原则,金洞镇依据自身资源独特性、通达性、游客群体等特点,注重有效提升旅游产业与林业、民俗、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市场效应,重点关注山水村寨、生态宜居等文化旅游和农业旅游融合类产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成功引导一批成熟的旅游企业到乡村地区投资开发,初步培育一批本地化的市场运营主体,如在金洞漂流旅游景点基础上,引进湖南金洞之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三公垒瀑布群旅游景点,永州故乡缘餐饮有限公司开发的楠木湾畔民宿客栈,以上两个项目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提升了金洞镇整体新形象,实现了优化产业振兴新格局,乡村振兴新局面。
注重人才建设 强化人才振兴基础
在充分激发和调动村民参与旅游的热情上,金洞镇重视和提高乡村人口尤其是已脱贫人口的参与程度,一是加大乡村旅游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懂旅游的新型农民,挖掘并发挥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和传统文化人才的作用,如双马村中蜂养殖,通过“合作社+脱贫户”的合作模式,聘请技术专家来村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养蜂技术,使蜂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脱贫户收入得以进一步巩固提升;二是吸引城市精英、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如通过在外能人返乡建厂促发展,引进永州市浩宇轩服装有限公司,该厂一期安排当地就业人口126人,其中安排已脱贫户35人,公司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后期形势喜人。
增强文化自信 力促乡村文化振兴
在增强乡村地区的文化自信,逐步改变农户“等、靠、要”的固化思想方面,金洞镇采取一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乡村文化场馆设施,不断提高乡村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逐步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综合素质,“十三五”规划期间,先后新建和修缮了12个村级活动中心,设立农家书屋、留守儿童室,新建文化娱乐集中广场12个;二是提升乡村旅游项目的乡土文化内涵和品位,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传统技艺等特色文化,如依托楠木文化主题公园,新建楠木湾畔民宿、瑶医文化馆及反映知识青年下放金洞奋斗历程的知青文化馆。
坚守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合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坚持绿色发展,尊重乡土田园生态景观格局,保护河段、溪流水景等自然元素,采用乡土建筑材料和生态建筑技术,人工构筑物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对村民日常生活生产和乡村旅游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二是积极开发特色农旅融合产品,打造特色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产品,如小金洞村结合区域内3万余亩野生茶资源,开发出“将军崖野生红茶”;油胜村充分利用境内富硒水质好的特点,引进建成金洞甘泉饮用水厂,都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和经济效益。
突出党建引领 发挥组织振兴优势
金洞镇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始终把抓党的建设放在首位,变生硬的基层管理为治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从而也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开发三公垒瀑布群旅游景点时,针对景区地小黄司河村民情、社情复杂,村“两委”堡垒作用不强的情况,镇党委通过选优驻村联点镇干部,配强“两委”村干部,强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让普通村民对村级权力的运行听得到、看得见、说得上,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传递正能量;通过让党组织更好地领好队、担重任、唱主角,更加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景区内现在出现党员行、干部实、民风好、社会稳的良好局面,为旅游景区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后盾,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作者唐新永 系永州市委党校2021年乡镇专职副书记班学员)
来源:红网
作者:唐新永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