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25日讯(通讯员 袁忠民)初冬的零陵区黄田铺镇,青山如黛,风景如画。沿322国道和平坦的乡村公路,穿行于绿水青山之间,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的壮丽图景。
“十三五”期间,黄田铺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特色小镇建设初具规模,先后收获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市级书香教育特色镇、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等殊荣。202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300元,比2016年增长18%。
倾情守护美丽家园
来到黄田铺南雄倒扎村湘江河边,眼前碧波荡漾,流经村里的回龙小溪流水潺潺。“过去,这里的环境差,鸡鸭散养,垃圾都往小溪里丢,污水直排小溪,小溪又直排湘江。现在这种现象被彻底改变。”村民秦满春说。几年来,镇党委以河长制工作为契机,压实镇村河长责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好一江碧水,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青山碧水秀美家园,是黄田铺镇的一大特色。
黄田铺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持续发力,推动治水、治污有机融合。为修复生态,镇里开展河道清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强化对湘江黄田铺段及全镇山塘水库水坝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和管水治水护水职责,实施湘江“十年禁渔”,全镇一二型水库周边沙场码头和18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整治畜禽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工业废气和餐饮油烟排放等突出问题。加强镇区道路雨污分离建设,消除镇区范围内黑臭水体。全镇改水2590余户、改厕4766座,农村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100%。
生态环境好了,全镇涌现出五星级乡村旅游点潇湘源农庄、绿田野田园综合体、五里牌千亩红枫园等一批融生态优良、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点和全市美丽乡村邓家冲村、南雄倒扎村等,吸引市民前来休闲游览。
着力实现乡村振兴
在黄田铺名山岭村,田野水稻金黄一片,山岭上脐橙、油茶、百香果等挂满枝头,干净整洁的乡间小路,富有湘南风情的村落,好一派兴旺景象。该村成为全市首个农村“三变改革”示范点。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十三五”期间,黄田铺镇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出台激励措施,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做大龙头产业。全镇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富矿,大力发展油茶、砂糖橘、脐橙、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基地化,助推村民增收。已形成2万亩柑橘、3万亩油茶等产业基地。舜升粮油、金香米业等农产品加工产业来势较好。丰盛农业、美禄农业、恒福生态农业、绿田野田园综合体等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园相继落户镇内。新引进的闽东环保砖厂、锰顺矿业、恒泰生物等新型工业企业初具规模。
完善基础设施。石棚大道、322国道镇区路面“白改黑”和绿化亮化工程,322国道镇区110栋立面改造,政府大院、黄田铺学校、卫生院、自来水厂等提质改造全面完成。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镇中心幼儿园、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使用。社区广场、农贸市场、公厕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高质量建成。全镇新修农村公路31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14公里。维修水渠1900余米、水沟2100米、山塘水库28座,新修机耕道3200余米,农业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改善人居环境。拆除空心房、杂房2470余座,修建农村公路15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50盏。整治道路顽瘴痼疾,三个农贸市场实现规范管理。日处理500吨的镇污水处理厂以及邓家冲、名山岭、涧山、官塘前集中供水工程投入使用。突出整治矿区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突出发展乡村文旅
黄田铺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两万多年历史的石棚,有舜帝南巡时留下的有数千年历史的舜帝庙、秦岩洞等古迹,还有散落在各村的古井古桥古树等。该镇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发展乡村旅游。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镇各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完好,为村民留下了浓厚的情感记忆和乡愁。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力逐渐增强,一幅幅火热生动的乡村旅游画卷徐徐展开,为广大市民增加更多探古寻幽、田园采摘、亲子情侣游等体验活动,感受到更多乐趣。
同时,镇里改变文化传播方式,让文化有了活力。农家书屋常年开放,“村村响”广播每天三次定期开播。办好石棚书院,让石棚文化与现代书香深度融合、发扬光大。瞄准创建“全省诗词之乡”,创办石棚诗社,让诗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今日之黄田铺,已是一个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群众富裕、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来源:红网
作者:袁忠民
编辑:陈小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