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所不知道的蓝山
文/陈润兰
提起蓝山,你也许不是想起蓝山咖啡,就是想起南山牧场,然而,这都不是我要说的蓝山。我要说的蓝山,是我心心念念的故乡。前者说的蓝山远在非洲牙买加,而后者呢在邵阳的城步。湖南人大都“n”“l”不分,发音不准,故有误解,但也说明一个地方的名气大小总有它的因由。牙买加的“蓝山”出名,是因了咖啡品牌;“南山”出名是因了我国南方第一个高山牧场。每当有人问我哪里人,我总得解释半天。问者迷惑,答者尴尬。
蓝山,湘西南一个边陲小县,与它并称为湘南南六县的好几个地方却没有这样的境况。譬如,宁远有九嶷山,双牌有阳明山,道县有周敦颐、何绍基,江永有香柚、香米、香芋,有上甘棠、千家峒和女书……
蓝山称不上人杰地灵,却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对她的认知,概括起来说是这样的:娟秀,温润,平凡,奇趣。
先说娟秀。全县总计不过一千八百余平方公里,耕地只二十多万亩,人口才四十万。够秀气吧?我家在县城,就说说县城的玲珑。扩城前仅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扩城之后,增至12平方公里,居民10万。主要街道就是塔峰路、湘粤路、南平路、环城路等几条。然而,这座小小的县城群山环抱,像荷叶中滚动的一颗露珠。一眼望去,远看是苍翠,抬头是湛蓝,肺泡里满是清新与芳香。难怪,乡亲们的眼是清澈的,心是纯净的。到了晚上,当夜市的喧嚣褪去,霓虹灯的闪耀止息,你会看见,远处山峦起伏,黛色一片,像极了蛰伏在海上的巨鲸,而渐次进入梦乡的小城,则是飘浮在海上的帆船。星星挂在桅杆上,月亮悬在水墨的天上。听得到的是酣眠,闻得到的是花草的清香。
县城小归小,倒也从不缺繁华和热闹。连通湘粤的挑盐古道,三里一亭,五里一铺。难怪,青石板发光发亮,路上坑坑洼洼。因了挑盐,多了客商、多了脚夫、多了店铺,县城、圩镇便繁华起来。从连州过来的路上,大麻营、所城、长铺、岭脚、县城、直到和平乡以北,集市遍布,煞是热闹。县城过去叫城关镇,现在改称塔峰镇。令人不解的是,蓝山境内倒有六个称“市”的地方:竹市、楠市、正市、土市、祠市、火市。蓝山县小市却多,给人一种疑惑。仔细想想,此处的“市”其实就是圩镇吧。如新圩、太平圩、土桥圩、洪观圩、祠堂圩等,都是当地赶集做生意的场所。县城赶集是逢二、五、八,其它地方一、四、七或三、六、九错开。本地人称“赶闹子”或“赶圩”。到了赶圩的日子,集市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肩挑手提的、短褂背心的、汗流浃背的、优哉游哉的,不一而足。吆喝声、喇叭声、讨价还价声、打闹嘻笑声……不绝于耳。摩托车、电动车像泥鳅一样在人海中穿行,灵活得很;而开小车的,就难了,寸步难行。
平日里,集市也有买卖,什么都买得到,只不过商品没那么齐,人气没那么旺。县城附近,大街小巷,总有零担、推车来叫卖吃食,各种点心、水果、菜蔬应有尽有,足不出城便可满足基本需求。傍晚时分,夜宵开始摆摊设点:烤鱼、烤香肠、炒螺蛳、炸糍粑、油茶、甜酒,琳琅满目;甜香、辣香、酒香,各种香气袭来。刚刚吃过晚餐的人们,出来闲逛的,赶来健身的,也不免吊起了几分食欲。市政广场上游人如织,广场舞,太极拳,儿童游乐,热闹非凡。喜欢清静的人们,上上茶馆,洗个脚,按个摩,聊聊闲天,放松身体,也放松精神。情侣们妆容时尚,勾肩搭背,享受他们的浓情蜜意,让人羡煞。
再说温润。蓝山在地理位置上是楚尾粤头,从所城南端的南风坳翻过一座山便是广东连州了。这里山多。南北山地,中部丘岗,也有平地。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就有258座,最高峰“三分石”海拔1825米。山多且临近广东的地形地貌,使此地雨量丰沛,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17.8度。先不说茂密的植被,让我的家乡置身在绿色的摇篮里,且说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肉禽蔬菜吧。回到老家,我最享受的事儿莫过于清晨逛菜市。那挂在铁钩或横陈在肉案上的猪肉,肥肉似雪,瘦肉粉嫩,纹理细腻,一见便知是农户家猪,那可是吃白菜萝卜薯藤米糠喂养起来的。我们在都市见到的猪肉通常这样:用激素饲料催大,再用瘦肉精减肥。很多时候,我不喜欢肉食,因为肉没肉味,鸡没鸡味。蓝山人最爱吃的早餐是杀猪菜。刚刚割下的前腿肉,加几片猪肝腰花,几节粉肠,放在四十度左右的清水里煮熟,出锅时搁点盐,飘点葱花,喝汤吃肉,一天的神仙生活就开始了。农夫农妇担来的蔬菜更是入眼入心:色如绿玉,青葱可人。一年四季,各色菜蔬,应有尽有。掐下的叶菜嫩绿嫩绿,洗得干干净净,码得整整齐齐。我在好些地方看到的情景可不是这样的:农民挑来的叶菜,干巴巴的,像是灾区来的难民。毛根老梗夹带黄叶,一股脑儿称给你,可食的部分其实还不到一半。
家乡的蔬菜中,最令我难舍的是苦瓜、线瓜及青蒜、芹菜。
苦瓜又粗又长,青白透亮,一条足有一斤左右,是炒血鸭的绝配。清炒也不错,微苦,清新,有回甘。凡我走过的地方,似乎再没见到如此漂亮如此美味的苦瓜。线瓜在广西称八棱瓜,味甜爽脆;胖乎乎的丝瓜蓝山人从不种,更不吃。调味的菜蔬中,大蒜、芹菜特别值得称道。青蒜的温软醇香,芹菜的脆嫩可口,会在唇齿间留下绵长的回味。它们的香味是柔和的,绵长的,绝无冲鼻的浓烈,当然也就不会熏人啦。蓝山人爱吃的酿豆腐里,基本材料便是青蒜香葱。加入少许肉馅,配以水发冻米、橘皮沫、胡椒粉等,便香气四溢,让人口水直流。
说到此处,忽然记起邻县宁远的酿豆腐了。都叫一个名,味道可是全然不同。前者软糯爽滑,以素为主;后者基本不用素菜,都是肉馅。为此,宁远人嘲笑蓝山人小里小气,蓝山人鄙夷宁远人口味粗糙。不怕宁远人笑话,我这偏食素馅的胃,似乎更钟情家乡的酿豆腐。是不是有句话调侃的那样:老婆都是别人的好,文章都是自己的好?也未可知。
接下来要说到蓝山的平凡。
蓝山是小家碧玉,因了她楚尾粤头的独特地理位置,也因了她的平和与内敛。粤地从前是流放贬谪之处,紧邻广东的蓝山,显然也是化外之地。湖湘文化中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楚文化中天马行空的浪漫情热,甚至席卷而来的商潮欲海,留下的回声似乎都比较微弱。轰轰烈烈的伟业,想不来,不敢去做;经商当老板,没财力,缺心智。那就算了吧。做个平头百姓,过点小日子,也是一辈子。小富即安,平平淡淡才是真嘛。在家乡人的血液里,或许有着道家随遇而安的洒脱心性吧?
前几年去江永古村上甘棠,曾惊异于它的辉煌:历史上七品以上官员101名,尚书、节度使、太守、将军等京官18名,进士11名。而在我翻看的蓝山地方志中,似乎有建树有地位的历史人物屈指可数呢。蓝山和江永相隔不过两百余里,差异怎就这么大呢?我追寻着,思考着……自然环境差不多,都山清水秀,都蛮荒之地,都民风纯朴。翻看史志资料查了查,说是上甘棠人祖居本是山东青州,清一色周姓。族人迁徙到南边,在永明(江永)定居、繁衍,形成村落。唐玄宗开元时“六州之乱”久平不下,遂钦定周氏如锡、如镝兄弟挂印南征,功成名就。我就想,偏远地方的乡民怎么就被圣上相中了呢?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还有句话说,技多不压身。深以为然。再读史料,方知偶然之中蕴含必然。这个家族秉持“耕读传家”的治家理念,倡导“读书入仕”“耕作为富”。那里的月坡亭还存有摩崖石刻,是周氏家族千余年间的积累。功德碑、劝谕文、感怀诗等,活脱脱一部石刻族谱。可以说,上甘棠就是一个崇文尚武、忠孝廉节的教化之乡。当然,文化有传承,但必须随时代更新。一个村如此,一个乡如此,推而广之,何愁民不富、国不强呢?
我知道江浙人精于商务,也见过攸县人、邵阳人的顽强打拼。而在我的老家,你能感受到的,似乎都是悠闲,宁静的气氛,农耕时代的生活情调随处可见。缺乏闯荡天下的豪气,也少了点弄潮儿的勇气。骨子里似乎露着点怯,害怕失败,怕担风险。顶多是外出打打工,赚点儿小钱。改革开放后,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寨里田地荒芜。你能见到的基本上是“三八”“六一”“七零后”。种点小菜,养头猪,喂几只鸡鸭,都为自己吃。老年人主要任务是看管孙辈。城边村镇,因为征地拆迁,没了土地,没了营生,只靠政府补偿的那点儿钱度日,干脆做起了城里闲人。一天到晚,围在一桌,搓搓麻将,打打字牌。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接下来要说到的是蓝山的奇趣。
这“奇”不是奇志,不是奇巧,而是饮食取向上的异趣。
先说敢。食材大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藏的,什么都敢吃。这方面,显然受到广东人饮食癖好的影响。蓝山人好吃野味,麂子、野兔、野猪、冬毛鼠、穿山甲都吃;狗肉、驴肉 、蛇肉、猫肉,不在话下,都是盘中菜。天上飞的鸟,也是桌上的佳肴。曾经有人在南风坳张网捕杀候鸟,拿到集市上出卖,饭店酒肆菜谱里也赫然能见红烧鸟肉。蓝山人开玩笑说我们不敢吃的是,“有脚的桌椅板凳,有毛的毛虫蓑衣。”
可以告慰我们的是,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对生态政策的调控,让这种黑暗料理越来越少啦。
再说怕。蓝山人所怕之物,是重辣和臭味。虽然同是湖南人,却远不及湘北湘东的嗜辣。菜市场行销的辣椒是被称作牛角椒的那种:长条、个大、肉厚,可以当菜吃;又或者是泡泡椒,没什么辣味,形短中空,适合做酿辣椒。如果要调味,则选尖椒,一道菜只放两三只就够。有一年,我的邻居,一对东北来的老师受邀在我家吃年夜饭,当时就发表意见,“你做的不是地道湘菜。”我笑了。不管腔调还是口味,我只能算半个湖南人吧。
蓝山人喜欢鲜。杀猪菜是鲜,鸡汤是鲜,排骨汤是鲜,火锅是白锅,还是鲜。
蓝山人喜欢香。香气扑鼻的蓝山油茶,用油炸的黄豆、包谷粒、花生米和糯米晒干后炸香的冻米做底料,配上油炸糍粑,将老姜、鲜茶叶、盐巴熬煮的汁水那么一浇,顿时就有香气四溢。喜欢增香的人还可以搁点儿葱花香菜碎,那叫一个爽啊。
蓝山人还喜欢苦。苦瓜,苦沫菜,苦菜根,越苦越好。苦瓜清炒,或者做血鸭的配菜,据说可以防止上火。苦沫菜初春上市,正值叶菜淡季,汆汤吃,脆生生的。苦菜根则是山里野菜,通常长在溪水边或潮湿的低洼地上。被认为最能下火,但苦味强烈。有人将它焯水后漂洗几遍再炒食,大部分蓝山人直接煮着吃。
整体上看,蓝山人的口味是平和的。亲朋聚会,一般喝米酒或拖干酒。米酒籼米酿制,拖干酒由糯米酒延时发酵后添加适量凉白开兑成。入口香醇,味甜,有后劲。同样是糯米酿制,放在牛粪堆中深埋发酵而成的叫黑糊酒,色泽棕红,口感偏甜……俗称牛屎酒。
好了,现在你也许了解蓝山了吧。可是,我想涚,你知道的还是过去的蓝山。而如今的蓝山——新蓝山,你也许还不了解,因为我——一个地地道道的蓝山人,还不了解她呢。
是的,这几年我每次回蓝山,都会感觉她的不同。每一次,都会意外的惊喜:这儿修了漂亮的市政广场,那儿多了两条宽阔的城区道路,一条叫东方大道,一条叫蓝山大道。二广高速、厦蓉高速在这儿交汇启航。据说,不久还有广清永高铁通过县境,并在县城附近设有高铁站呢。交通的便利必会改变这里闭塞落后的面貌,让这颗美丽的湘南明珠增色增值,大放光芒。美丽的舜水河,古老的塔下寺。东方斜塔倒影在清清涟漪里,沿河风光带一到傍晚就灯火阑珊,别提多么的赏心悦目啦。街道宽了,漂亮了;红绿灯闪烁了,秩序好了。开放包容的春风暖了,吸引了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于是,毛织厂、鞋厂、箱包厂纷纷落户蓝山……去年回家过春节,走在蓝山大道上,霓虹灯广告牌像条长龙:“‘箱’约永州 ‘包’容天下”!气魄大得很呀。一问,才知道,这是第二届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马上就要开幕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蓝山。这就是我给了我血肉生命,给了我精神个性的家乡。我日新月异的蓝山啊,愿南来的海风带给她勃勃生机,愿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聚合碰撞,激活她无限的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陈润兰
编辑:陈雅如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