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4日讯(通讯员 谢万波 何庭军 摄影 蒋克青)4月10日,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农民在翻耕水田;陈熊村,农民在开展育秧作业;4月12日,道县原地正禾农场,农民在驾驶抛秧机作业。3月中旬以来,道县各乡镇各村农民纷纷抢抓春耕生产有利时机,耕地、播种、施肥、育秧,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汗水与智慧绘制了一幅美丽的春耕农忙图。
今年来,道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采取“五包”(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户包丘)、“五帮”(帮政策、帮技术、帮信息、帮项目、帮服务)、“五督”(督早稻面积落实、督早稻集中育秧、督技术人员到位、督耕地抛荒治理、督办点示范)等硬核措施,以早稻集中育秧为抓手,坚决遏制耕地抛荒,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早稻生产,全力保障粮食安全。2022年,道县粮食计划播种面积88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38万吨,其中早稻26.5万亩。
高位推动,压细粮食生产计划。县委、县政府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今年来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并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和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早稻生产专抓班子。出台了《2022年道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意见》《道县2022年粮食生产考核奖惩办法》《道县2022年粮食生产示范片创建实施方案》《道县早稻生产“五包五帮五督”工作办法》《道县保障早稻集中育秧十条措施、治理耕地抛荒十条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十个严禁》等文件,对全县粮食生产作了安排、部署和要求。
办点示范,压实粮食生产后盾。突出乡村振兴“三片引领”“百村示范”“整县推进”,继续推进县级领导率先办点、后盾单位帮扶的联点共建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各创办了1个早稻万亩绿色高产示范片,其他县级领导均在所联系乡镇(街道)领办了一个千亩早稻绿色高产示范片。创建蚣坝、祥霖铺、寿雁、清塘等4个万亩及46个千亩绿色高产示范片,示范片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播期,集成水稻三项关键增产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由县财政专项列支创建资金,每个示范片均安排后盾单位,由后盾单位提供相应支持,形成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目前,驻点县级领导、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已全部进驻粮食生产示范片、点开展工作。
技术指导,压牢粮食生产服务。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技、农机技术人员180余人,进村入户,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开展服务指导240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和指导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机具1800余台(套),确保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更好地为全县的农机春耕生产服务。积极督促发动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服务主体做好备耕,及早规划今年服务范围,做好代耕代育代插代种代管等各生产环节的农机、物质、人员准备,开展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
高标建设,着力粮食生产提升。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6.66万亩,涉及营江、寿雁等13个乡镇(街道)、59个行政村,分三个片区、23个标段组织实施,该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3%,工程进度款已拨付3655.7万元,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今年,道县还将有序推进2022年度7万亩良田建设前期工作。
复合种植,致力旱粮生产丰收。全县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2万亩,涉及20个乡镇237个村,22个规模大户。分别在寿雁镇芽洞村、梅花镇仙田福村、桥头镇鱼田村、蚣坝镇下湖洞村建立200亩以上规模种植示范点,其余乡镇办1个100亩以上的点。生产应用间作套种、机械化生产等技术,计划带动完成大豆5.3万亩、玉米7.2万亩种植面积。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万波 何庭军 蒋克青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